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α-L-岩藻糖苷酶(AFU)测定试剂盒(CNPF底物法)检测

α-L-岩藻糖苷酶(AFU)测定试剂盒(CNPF底物法)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6 13:21:04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α-L-岩藻糖苷酶(AFU)测定试剂盒(CNPF底物法)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α-L-岩藻糖苷酶(AFU)检测的临床意义与重要性

α-L-岩藻糖苷酶(Alpha-L-Fucosidase, AFU)是一种溶酶体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肾脏及血液等组织中,尤其在肝细胞中活性较高。AFU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例如原发性肝癌(HCC)、肝硬化、慢性肝炎以及部分恶性肿瘤。研究表明,AFU在肝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活性升高可比甲胎蛋白(AFP)更早提示肝细胞癌变风险。因此,AFU检测在临床诊断、疾病筛查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采用CNPF底物法的AFU测定试剂盒,通过特异性底物对酶活性进行定量分析,已成为实验室中主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还能实现高通量检测,满足临床对准确性、稳定性和效率的需求。

检测项目与临床应用

AFU检测主要用于以下临床场景:

  • 肝癌的辅助诊断与筛查:AFU活性升高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尤其对AFP阴性肝癌患者的诊断具有补充作用;
  • 肝病动态监测:评估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肝病进展及治疗效果;
  • 其他疾病关联研究:部分卵巢癌、胃癌患者血清AFU水平异常,可作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指标。

检测方法与实验原理(CNPF底物法)

CNPF(2-Chloro-4-nitrophenyl-α-L-fucopyranosid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显色底物,其反应原理如下:

  1. 酶促反应:AFU催化CNPF水解生成2-氯-4-硝基苯酚(CNP),反应式为:
    CNPF + H₂O → α-L-岩藻糖 + CNP(黄色产物);
  2. 显色测定:在405nm波长下检测CNP的吸光度变化,吸光度值与AFU活性呈正比;
  3. 活性计算:根据反应时间、样本体积和摩尔消光系数,利用公式计算AFU活性(U/L)。

该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0-200 U/L)、灵敏度高(检测限≤1.5 U/L)及抗干扰能力强(胆红素≤342 μmol/L、血红蛋白≤5 g/L不影响结果)的特点。

检测标准与质量控制

AFU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与规范:

  • 国际参考标准:参照CLSI(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EP系列文件进行方法学验证;
  • 试剂盒性能要求
    • 批内精密度:CV≤5%
    • 批间精密度:CV≤8%
    • 线性相关系数:r²≥0.990
  • 质控措施
    • 每日使用两个浓度质控品(正常值/病理值)进行室内质控;
    • 参与外部质评计划(如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项目)。

临床报告参考区间通常为3-40 U/L(因方法学和人群差异可能需实验室自行验证),结果解读需结合影像学、其他肿瘤标志物及患者病史综合分析。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