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L-岩藻糖苷酶(Alpha-L-Fucosidase, AFU)是一种溶酶体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肾脏及血液等组织中,尤其在肝细胞中活性较高。AFU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例如原发性肝癌(HCC)、肝硬化、慢性肝炎以及部分恶性肿瘤。研究表明,AFU在肝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活性升高可比甲胎蛋白(AFP)更早提示肝细胞癌变风险。因此,AFU检测在临床诊断、疾病筛查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采用CNPF底物法的AFU测定试剂盒,通过特异性底物对酶活性进行定量分析,已成为实验室中主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还能实现高通量检测,满足临床对准确性、稳定性和效率的需求。
AFU检测主要用于以下临床场景:
CNPF(2-Chloro-4-nitrophenyl-α-L-fucopyranosid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显色底物,其反应原理如下:
该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0-200 U/L)、灵敏度高(检测限≤1.5 U/L)及抗干扰能力强(胆红素≤342 μmol/L、血红蛋白≤5 g/L不影响结果)的特点。
AFU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与规范:
临床报告参考区间通常为3-40 U/L(因方法学和人群差异可能需实验室自行验证),结果解读需结合影像学、其他肿瘤标志物及患者病史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