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广泛分布于心肌、骨骼肌、脑组织等部位,其活性水平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当细胞膜受损或细胞坏死时,CK会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酶活性显著升高。因此,肌酸激酶测定常用于心肌梗死、肌肉疾病(如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脑损伤等疾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测。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已成为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其准确性、灵敏度和标准化流程直接影响疾病诊断的可靠性。
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总CK活性及其同工酶(CK-MM、CK-MB、CK-BB)的测定:
通过分型检测,可更精准定位病变组织,为临床提供特异性诊断依据。
目前肌酸激酶测定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肌酸激酶测定需遵循严格的标准:
实验室需定期进行方法学比对和室间质评,确保检测系统的溯源性。同时,样本需避免溶血(红细胞含CK活性),并在采集后2小时内完成检测以保证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