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检测

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5 02:03:32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检测的重要性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REESS)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备受关注。该系统通常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热管理模块及电气连接部件构成,直接关系到车辆的续航能力、使用寿命和用户安全。近年来,因电池热失控、短路或老化引发的安全事故频发,使得REESS的检测成为行业监管和用户关注的焦点。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能够有效评估系统的性能上限、环境适应性及潜在风险,为产品设计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关键依据。

检测项目

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检测需覆盖全生命周期关键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 安全性测试:包括过充/过放保护、短路防护、热失控抑制能力、机械冲击耐受性等。例如,模拟电池在极端充放电条件下的稳定性,验证BMS的故障响应机制是否有效。

2. 环境适应性测试:涉及高低温循环、湿热交变、振动及盐雾腐蚀等场景,评估电池在不同气候和路况下的性能衰减情况。例如在-30℃至60℃范围内测试电池容量保持率。

3. 耐久性与寿命测试:通过加速老化实验模拟长期使用后的性能变化,包括循环充放电次数、容量衰减率及内阻增长等关键参数。

检测方法

检测需结合实验室模拟与实车验证,主要方法包括:

1. 实验室台架测试:使用高精度充放电设备、环境箱和振动台,精确控制测试条件。例如通过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电池组单体电压、温度梯度和绝缘电阻。

2. 实车工况模拟:结合NEDC/WLTC等标准驾驶循环,在转鼓试验台或实际道路测试中分析系统动态响应特性。

3. 破坏性分析:对失效电池进行拆解,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设备研究材料结构变化。

检测标准

国内外主要遵循以下标准体系:

1. 国家标准:中国GB/T 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测试规程》规定了机械安全、环境可靠性等测试要求。

2. 国际标准:ISO 6469-1:2019针对电动汽车高压安全提出测试规范,UNECE R100法规则对REESS的振动、火烧等极端条件测试提出明确指标。

3. 行业规范:如SAE J2464对滥用测试(挤压、针刺)的判定标准,以及IEC 62660系列对循环寿命的评估方法。

通过严格遵循上述检测流程与标准,可系统性保障车载储能系统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为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