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非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检测

非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5 02:01:22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非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非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检测的重要性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非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Non-vehicle Rechargeable Energy Storage Systems,NRESS)在电力储存、可再生能源集成、工业备用电源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类系统通常包括大型电池组、超级电容器等,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网稳定性、设备寿命及人身安全。因此,对NRESS进行全面的检测成为确保其性能达标、风险可控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流程,能够有效识别潜在缺陷,验证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耐受能力,从而为设计优化和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检测项目

非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检测需覆盖多维度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性检测:包括过充/过放保护、短路保护、温度控制能力、热失控防护、绝缘性能测试等,确保系统在异常工况下不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2. 电性能检测:涵盖容量测试、能量效率、循环寿命、自放电率、充放电倍率等核心参数,验证系统的能量存储与释放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环境适应性检测:模拟高温、低温、湿热、振动等实际使用环境,评估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和结构可靠性。

4. 电磁兼容性(EMC)检测:确保储能系统在电磁干扰环境中正常运行,同时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检测方法

为全面评估NRESS的性能,需采用多种检测技术:

1. 充放电循环测试:通过高精度充放电设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记录电压、电流、温度变化,分析容量衰减和效率变化趋势。

2. 热安全性测试:利用热成像仪、热电偶等设备监测系统在过载或短路时的温度分布,结合热失控实验(如针刺、挤压)评估热扩散抑制能力。

3. 机械与环境测试:在振动台、温湿度箱中模拟运输和使用环境,检测外壳强度、密封性及内部连接的可靠性。

4. 电气安全测试:采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耐压测试仪等设备验证系统绝缘性能,确保漏电流符合安全标准。

检测标准

非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检测需遵循国内外权威标准,主要包括:

1. 国际标准: - IEC 62619(工业用二次锂电池安全要求) - UL 1973(储能用电池系统安全标准) - UN 38.3(锂电池运输安全测试规范)

2. 国内标准: - GB/T 36276-2018(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 GB 38031-2020(电力储能系统安全通用要求) - NB/T 42182-2018(电池储能系统并网测试规范)

3. 行业规范:部分应用场景(如电网侧储能)还需满足特定行业的技术规范,如IEEE 1547(分布式能源并网标准)。

通过上述检测项目、方法和标准的系统化实施,可显著提升非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市场准入质量,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检测热点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