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食品和保健食品(毒素)检测

食品和保健食品(毒素)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15 00:56:30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食品和保健食品(毒素)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食品和保健食品(毒素)检测的重要性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食品和保健食品中潜在的有毒物质检测已成为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毒素污染可能源于原料存储不当、生产加工环节疏漏或环境污染,一旦超标摄入,将对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危害,如肝肾功能损伤、免疫系统紊乱甚至致癌风险。因此,建立科学、高效的毒素检测体系,对预防食源性疾病、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毒素检测项目

食品及保健食品中需重点监测的毒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M1等)、赭曲霉毒素A(OT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
  • 生物毒素:如河豚毒素、贝类毒素(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
  • 重金属毒素:包括铅、镉、汞、砷等,尤其是无机砷的形态分析;
  • 农兽药残留代谢产物:如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等。

核心检测方法与技术

针对不同毒素特性,现代检测技术已形成多维度分析体系:

  • 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用于黄曲霉毒素定量分析,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适用于挥发性毒素检测;
  • 免疫分析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可实现真菌毒素的快速筛查,时间分辨荧光法提升灵敏度;
  • 分子印迹技术:特异性吸附目标毒素,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前处理;
  • 生物传感器:基于纳米材料和生物识别元件,实现实时在线检测。

国内外检测标准体系

毒素检测需严格遵循以下标准规范:

  • 中国标准: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 国际标准:欧盟EC No 1881/2006法规、CODEX STAN 193-2015食品污染物通用标准;
  • 方法标准:GB 5009.22-2016(黄曲霉毒素检测)、SN/T 5512-202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多种真菌毒素)。

检测流程质控要点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严格执行:样品均质化处理→标准品全程校准→基质效应补偿→加标回收率验证(要求70%-120%)→数据三重验证(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实验室间比对)。

结论:通过精准的检测技术、完善的质控体系和动态标准更新,食品及保健食品毒素检测正朝着高通量、高灵敏、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食品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