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γ后装治疗机检测

γ后装治疗机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15 00:42:55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γ后装治疗机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后装治疗机检测的重要性

后装治疗机是放射治疗领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主要用于近距离放射治疗(如妇科肿瘤、前列腺癌等)。其通过将密封放射源直接置于肿瘤部位或体腔内部,实现高剂量辐射的精准投放,最大程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然而,设备的性能稳定性、放射源的输出剂量准确性以及机械运动精度均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因此,定期的后装治疗机检测不仅是医疗机构质量控制的必要环节,更是保障放射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措施。

后装治疗机检测项目

后装治疗机的检测需覆盖多个核心参数,主要包括:

1. 源到位精度检测:验证放射源在导管内的实际位置与计划位置的偏差,确保治疗靶区剂量分布的准确性。

2. 剂量率准确性检测:通过电离室或半导体探测器测量放射源输出剂量率,对比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异。

3. 驻留时间误差检测:评估放射源在特定位置的停留时间是否与预设值一致,避免剂量不足或过量风险。

4. 源传输可靠性检测:检查放射源在导管内的运动流畅性及回源装置的应急功能,防止卡源事故。

5. 辐射场均匀性检测:分析放射源周围辐射剂量的空间分布,确保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基础可靠。

后装治疗机检测方法

检测需结合专用设备与标准化流程:

电离室法:使用经过校准的电离室探头测量放射源的输出剂量率和能量特性,结合水模体模拟临床条件。

胶片剂量分析法:将辐射敏感胶片置于仿真模体中,通过光密度扫描分析剂量分布的二维均匀性。

运动轨迹验证法:利用高精度定位传感器或X射线影像系统,实时监测放射源在导管内的运动轨迹。

时间-位置同步检测:通过时间编码器与位置传感器的联合应用,验证驻留时间与源位置的时序匹配性。

后装治疗机检测标准

国内外主要遵循以下标准体系:

1. 国际标准:IAEA TRS-483号报告《后装治疗设备剂量学实践指南》,明确剂量校准和质控流程。

2. 国家标准:GB/T 19046-2013《医用电子加速器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涵盖后装治疗机的机械精度、辐射安全等要求。

3. 行业规范:NMPA《放射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规定年检、月检和周检的项目阈值,如源到位误差需≤1mm,剂量率偏差≤±3%等。

4. 设备制造商标准:各厂商提供的设备技术手册中定义的性能参数容限,需作为补充检测依据。

通过系统性检测与标准对照,可确保后装治疗机在全生命周期内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为患者提供安全、精准的放射治疗服务。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