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二氧化碳测定试剂盒(PEPC 酶法)检测

二氧化碳测定试剂盒(PEPC 酶法)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13 08:14:01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二氧化碳测定试剂盒(PEPC 酶法)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二氧化碳测定试剂盒(PEPC 酶法)检测的临床意义

二氧化碳(CO₂)是人体内酸碱平衡和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浓度变化可反映代谢性酸碱失衡、呼吸功能障碍及肾脏代偿能力。在临床诊断中,血液中总二氧化碳(TCO₂)的测定对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二氧化碳测定试剂盒(PEPC 酶法)作为一种高效、特异的检测工具,通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催化反应实现精准检测,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仪和临床实验室。

检测项目与适用范围

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检测血清、血浆或全血样本中的总二氧化碳含量,涵盖以下临床场景:1)急诊科快速评估酸碱平衡状态;2)重症监护室(ICU)监测危重患者代谢状态;3)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长期随访;4)术前/术后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评估。检测结果可辅助诊断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并与血氧分压(PaO₂)、碳酸氢根(HCO₃⁻)等指标联合分析。

检测方法与原理

PEPC 酶法的核心反应基于酶促动力学原理:在镁离子(Mg²⁺)存在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样本中的CO₂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反应,生成草酰乙酸(OAA)和无机磷酸(Pi)。反应生成的OAA在苹果酸脱氢酶(MDH)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苹果酸,同时伴随NADH的氧化,通过340nm波长处吸光度的降低速率计算CO₂浓度。检测流程包括:样本预处理→试剂配制→反应体系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数据计算,全程需在37℃恒温条件下进行。

检测标准与质量控制

本方法严格遵循行业标准:1)线性范围:5-40mmol/L(符合WS/T 404.5-2015《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2)精密度要求:批内CV≤3%,批间CV≤5%(参照YY/T 1246-2014《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技术要求》);3)准确性验证:与离子选择电极法相关系数r≥0.98。实验室需定期使用标准物质(如NIST SRM 909c)校准,并加入质控品(正常/异常值)进行过程监控。检测结果需结合个体生理状态(如饮食、呼吸频率)综合判断,成人参考区间通常为22-29mmol/L。

技术优势与注意事项

相较于传统比色法,PEPC酶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下限0.5mmol/L)、抗干扰性强(可排除胆红素<20mg/dL、血红蛋白<5g/L的干扰)等优势。操作时需注意:避免样本溶血(红细胞内CO₂含量高于血浆)、采集后2小时内完成检测(防止CO₂逸散),对于乳糜血标本需进行高速离心预处理。试剂开瓶后需2-8℃避光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