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β-内酰胺酶检测

β-内酰胺酶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10 03:31:54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β-内酰胺酶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β-内酰胺酶检测的重要性

β-内酰胺酶是由细菌产生的一类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的酶,其存在是细菌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株在临床和环境中日益增多,严重威胁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β-内酰胺酶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耐药菌传播以及保障食品安全(如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检测的核心目标包括确认细菌是否产生β-内酰胺酶、评估酶活性水平,以及区分不同类型的酶(如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检测项目

β-内酰胺酶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
1. 产酶菌株的初步鉴定:通过显色反应或抑菌试验快速筛查临床分离菌株是否产酶;
2. 酶活性定量分析:测定样本中β-内酰胺酶的催化能力,评估其对抗生素的水解效率;
3. 基因型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鉴定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如blaTEM、blaSHV等),明确耐药机制;
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认:针对能够水解三代头孢菌素的酶型进行特异性检测。

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包括:
1. 显色法:使用显色底物(如Nitrocefin),通过颜色变化直观判断酶活性。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适用于临床快速筛查;
2. 酸量法:基于β-内酰胺酶水解抗生素后释放酸性产物的特性,通过pH变化定量酶活性;
3. 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或基因测序技术,直接检测耐药基因的存在,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4. 双纸片协同试验:通过克拉维酸等酶抑制剂的协同作用,确认ESBLs的存在。

检测标准

国际上广泛遵循的检测标准包括:
1. CLSI标准(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规定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的判定折点;
2. ISO 20776-1:规范临床实验室中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操作流程;
3. 中国药典:针对药品和食品中β-内酰胺酶残留的检测,明确酶抑制法的技术参数;
4. EUCAST指南(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提供ESBLs表型确认的标准化方案。

检测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质量控制要求,包括使用标准菌株(如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作为对照,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并确保实验环境符合生物安全规范。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基于质谱技术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正在成为研究热点,为耐药监测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检测热点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