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作为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住宅、工业厂房及公共建筑中。其由砖、石、砌块等材料通过砂浆粘结而成,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然而,由于材料老化、施工质量缺陷或环境侵蚀等因素,砌体结构可能产生裂缝、变形甚至局部破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对既有砌体结构及构件开展系统性检测,是评估其可靠性、制定加固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环节。
砌体结构检测需覆盖以下核心内容:
1. 材料性能检测:包括砖块抗压强度、砂浆强度及粘结性能的测定,重点关注材料强度退化情况。
2. 结构完整性检测:通过目测、仪器测量等方式检查墙体裂缝宽度、走向及分布特征,评估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偏差。
3. 连接节点检测:重点检测墙体与梁柱交接处、构造柱与圈梁的锚固质量,以及预制构件连接部位的完整性。
4. 抗震性能评估:分析墙体的高厚比、洞口削弱效应及整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 损伤与病害诊断:识别碱骨料反应、冻融破坏、生物侵蚀等特殊损伤类型,明确劣化机理。
根据检测目标不同,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1. 非破损检测技术:
- 回弹法:通过回弹仪测定砖块和砂浆表面硬度推算强度
- 贯入法:使用贯入仪测量砂浆的贯入深度评估强度
- 超声波检测:通过声波传播速度判断材料内部缺陷
2. 局部破损检测:
- 原位剪切试验测定砌体抗剪强度
- 原位轴压试验确定砌体抗压强度
3. 数字化检测技术:
- 三维激光扫描记录结构变形
- 红外热成像探测隐蔽缺陷
- 无人机巡检观测高位墙体状态
我国现行主要技术标准包括:
1. 基础标准:
- GB/T 5031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 JGJ/T 136《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2. 专项标准:
- GB 5000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检测要求
- JGJ/T 15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相关条款
3. 评定标准:
- GB 5029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 JGJ 125《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抽样方法、试验程序和数据处理规则执行,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可比性和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