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助听器 具有感应拾音线圈输入的助听器(英)检测

助听器 具有感应拾音线圈输入的助听器(英)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9 16:45:37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助听器 具有感应拾音线圈输入的助听器(英)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具有感应拾音线圈输入的助听器(英)检测概述

助听器作为听力障碍人群的重要辅助设备,其性能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与健康。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具有感应拾音线圈(Telecoil)功能的助听器逐渐普及,该技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接收音频信号,尤其适用于公共场所的环路系统(如剧院、会议室等)。然而,为确保其功能可靠性与兼容性,需进行严格的检测。检测不仅涉及硬件性能和电磁兼容性,还需验证其与不同音频传输系统的适配能力。本文将从检测项目、方法及标准三个方面,详细解析此类助听器的核心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针对具有感应拾音线圈输入的助听器,主要检测项目包括: 1. 电磁兼容性(EMC):验证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及对其他设备的干扰程度,包括辐射发射、传导发射、辐射抗扰度等; 2. 音频性能测试:涵盖频率响应、增益、失真度、信噪比等关键指标,确保拾音线圈传输的音频信号清晰稳定; 3. 感应线圈灵敏度与线性度:测试线圈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信号接收能力及输出线性关系; 4. 环境适应性:评估设备在温湿度变化、振动、跌落等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 5. 功耗与电池寿命:检测低电量模式下的工作性能及续航能力; 6. 软件功能验证:针对支持数字信号处理的助听器,需验证固件升级、模式切换等功能的可靠性。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需遵循国际及行业标准,具体包括: 1. 电磁兼容性测试:依据IEC 60118-4标准,在屏蔽室内使用频谱分析仪和信号发生器模拟干扰场景; 2. 音频性能分析:采用人工耳及声学测试系统(如KEMAR)进行频响曲线、失真度等参数的测量; 3. 线圈灵敏度测试:利用标准磁场发生器(如ANSI C63.19定义)模拟不同强度磁场,通过音频分析仪量化输出信号; 4. 环境模拟试验:在温湿度箱中循环测试设备性能,并通过振动台模拟运输与使用中的机械应力; 5. 功耗测试:使用高精度电源分析仪记录待机及工作状态下的电流消耗,结合电池容量推算续航时间。

检测标准

相关检测标准主要参考以下规范: 1. IEC 60118系列: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助听器通用标准,其中IEC 60118-4专门针对电磁兼容性要求; 2. ANSI C63.19:美国国家标准,规定无线设备与助听器的兼容性测试方法; 3. EN 301 489-33: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适用于具备射频功能的助听器; 4. FDA指南文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助听器的性能及安全性提出具体要求; 5. GB/T 25102.100:中国国家标准,涵盖助听器电声性能及环境适应性测试。 此外,感应线圈灵敏度需满足≥60dB SPL(声压级)的最低阈值,频率响应范围应覆盖100Hz-5kHz,失真度需≤5%(1kHz输入时)。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