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组件式小腿假肢检测

组件式小腿假肢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9 16:18:14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组件式小腿假肢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组件式小腿假肢检测的重要性

组件式小腿假肢作为下肢截肢患者康复的重要辅助器具,其性能、安全性及适配性直接影响使用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进步,假肢设计逐渐向模块化、轻量化发展,但这也对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可以确保假肢的机械强度、运动适应性、耐用性等核心指标符合人体工程学需求,同时降低因设计缺陷或材料老化导致的二次伤害风险。因此,建立系统化的检测流程和标准,是保障假肢产品质量、提升患者使用体验的关键环节。

在检测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假肢的静态与动态性能、材料耐受性、连接部件稳定性等核心因素。特别是组件式结构的特殊性,要求检测覆盖所有关键组件(如接受腔、连接件、假脚等)的协同工作能力,确保整体系统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检测项目

组件式小腿假肢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结构完整性检测:检查各组件连接处的牢固性及整体结构的抗变形能力。
  • 材料性能测试:评估碳纤维、钛合金等材料的抗疲劳性、耐磨性和生物相容性。
  • 静态与动态负载测试:模拟人体站立、行走时的垂直受力及侧向冲击,验证假肢的承重极限。
  • 运动适应性分析:测试假肢在不同步态周期中的屈伸角度、能量回馈效率等动态参数。
  • 舒适性评估:通过压力分布测试,确保接受腔与残肢的适配性及长期佩戴的舒适度。

检测方法

针对上述检测项目,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 材料实验室测试:利用万能拉力试验机、摩擦磨损试验仪等设备量化材料力学性能。
  • 多轴疲劳测试:通过液压伺服系统模拟长期使用中的循环载荷,检测组件的耐久性。
  • 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结合步态分析平台,精确测量假肢在行走、跑步时的运动轨迹和力学响应。
  • 压力分布传感器:在残肢与接受腔间嵌入压力传感阵列,实时监测局部压力峰值及分布均匀性。
  • 环境适应性试验:在高温、低温及湿热环境中测试假肢的性能稳定性。

检测标准

组件式小腿假肢的检测需严格遵循国内外相关标准,主要包括:

  • ISO 10328:2016:下肢假肢结构测试的通用要求,涵盖静态强度、动态疲劳等核心指标。
  • GB/T 18375-2017:中国国家标准,规定假肢的实验室评估方法及性能分级体系。
  • ASTM F2977-20:针对假脚的能量回馈效率与减震性能的测试规范。
  • ISO 22675:2016:重点规范假肢接受腔的适配性评估方法及生物力学安全阈值。

通过以上标准化的检测流程,能够为组件式小腿假肢的设计优化、质量认证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假肢产品“安全可靠、功能精准、舒适适配”的核心目标。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