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电动上肢假肢检测

电动上肢假肢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9 16:15:45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电动上肢假肢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电动上肢假肢检测的重要性

随着医疗康复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上肢假肢已成为肢体残疾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辅助设备。其性能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活质量、操作安全及长期适应性。然而,由于假肢涉及精密机械结构、电子控制系统和生物力学交互,需要通过严格的检测流程确保其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测不仅涵盖机械强度、动力输出等物理特性,还需验证其智能化功能(如动作响应速度、传感器灵敏度)及电气安全标准。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可有效降低产品故障风险,保障使用者的操作体验和人身安全。

检测项目

电动上肢假肢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性能检测:包括关节活动范围、抓握力测试、材料疲劳强度、抗冲击能力等; 2. 电气安全检测:如电池续航能力、充电安全性、电路过载保护、电磁兼容性(EMC)测试; 3. 功能适应性验证:动作响应时间、多模式切换准确性、传感器灵敏度及环境适应性(如防水、防尘等级); 4. 人体工程学评估:假肢重量分布、穿戴舒适度、长期使用对残肢的压力影响; 5. 软件系统测试:控制算法的稳定性、数据传输安全性及故障自诊断功能。

检测方法

针对不同检测项目,需采用专业化的测试手段: - 动态负荷测试:通过模拟日常抓取动作(如提拉重物、旋转操作),记录电机输出功率和机械部件的磨损情况; - 环境模拟试验:利用高低温箱、湿度控制器及振动台,验证假肢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 - 生物力学分析:采用压力传感器和运动捕捉系统,量化假肢与人体接触面的应力分布及动作协调性; - 电气安全检测: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漏电流检测装置评估电路安全性,并通过EMC暗室完成电磁干扰测试; - 软件功能验证:通过自动化测试脚本模拟用户操作,验证控制逻辑的准确性和系统容错能力。

检测标准

电动上肢假肢的检测需遵循国内外多项标准: - 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涵盖设计开发和生产环节的规范性; - IEC 60601-1: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标准,重点规范电气安全及电磁兼容性; - GB/T 18029(中国国家标准):针对假肢部件的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提出具体要求; - EN 12182(欧洲标准):规定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功能安全及人体工学设计要求; - FDA 21 CFR 890.3480(美国标准):明确上肢假肢的临床性能验证及生物相容性测试要求。 检测机构需结合上述标准,制定综合测试方案,确保产品符合医疗认证和市场准入条件。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