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有贯穿连接的刚挠多层印制板检测

有贯穿连接的刚挠多层印制板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4 15:21:35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有贯穿连接的刚挠多层印制板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贯穿连接的刚挠多层印制板检测概述

随着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和高频化方向发展,刚挠结合多层印制板(Rigid-Flex PCB)因其兼具刚性和挠性材料的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电子等高可靠性领域。贯穿连接的刚挠多层印制板通过刚性区与挠性区之间的互连孔(Via)实现电气导通,其结构复杂性和工艺特殊性对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产品在复杂工况下的长期稳定运行,需对材料性能、层间连接质量、机械强度及环境适应性进行系统性检测,以规避因微小缺陷导致的信号衰减、断路或机械失效风险。

核心检测项目

1. 电气性能测试: 检测贯穿孔导通电阻、层间绝缘电阻及耐压性能,验证信号传输完整性,避免微裂纹或空洞导致的电气失效。

2. 机械性能测试: 包括挠曲区弯曲寿命测试、刚性区与挠性区结合面剥离强度测试,评估材料在动态应力下的抗疲劳能力。

3. 材料分析: 检测聚酰亚胺(PI)或聚酯(PET)挠性基材的耐温性、抗化学腐蚀性及尺寸稳定性,防止热膨胀系数差异引发的分层风险。

4. 工艺质量检查: 覆盖孔壁镀层均匀性、焊盘与导线对准精度、覆盖膜粘接强度等关键工艺指标,确保制造过程符合设计要求。

5. 环境适应性测试: 通过湿热循环、盐雾试验、振动冲击测试,模拟极端环境对板体结构的影响,验证长期可靠性。

主要检测方法

1. X射线检测(X-Ray Inspection): 通过非破坏性成像技术观察内部通孔填充状态、层间对位偏差及异物残留,精度可达微米级。

2. 微切片分析(Cross-Section Analysis): 对贯穿孔进行剖面研磨,利用显微镜观察孔壁镀层厚度、树脂塞孔完整性和层压结合质量。

3. 自动光学检测(AOI): 通过高分辨率相机与图像算法快速筛查表面导线断线、焊盘缺损及覆盖膜起泡等缺陷。

4. CT扫描三维重构: 针对高密度互连结构,采用工业CT断层扫描技术构建三维模型,量化分析内部空隙率与孔位偏移量。

5. 动态电气测试(Dynamic Electrical Test): 结合高低温循环与实时阻抗监测,评估温度变化对导通电阻稳定性的影响。

检测标准与规范

1. IPC-6013D: 《刚挠印制板的资格与性能规范》,明确刚挠结合板的验收标准,涵盖材料、设计、工艺及测试要求。

2. IPC-A-600: 《印制板可接受性标准》,规定孔壁镀层厚度(≥25μm)、焊盘与导线最小间距等关键参数。

3. IPC-TM-650: 提供导通电阻测试(方法 2.6.3)、耐弯折测试(方法 2.4.13)等具体实验流程。

4. GB/T 4677《印制板试验方法》: 中国国家标准,规范环境试验(如温度冲击、恒温恒湿)与机械强度测试方法。

5. IEC 61189-5: 针对高频信号传输特性,规定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等射频参数测试条件。

通过上述系统化检测流程与标准化评价体系,可有效保障贯穿连接的刚挠多层印制板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性能一致性,为高端电子设备的可靠运行提供技术支撑。随着5G通信与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未来检测技术将向智能化、大数据分析方向深度演进,进一步强化缺陷预测与工艺优化能力。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检测热点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