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是调节人体钙磷代谢的核心激素,其水平异常与多种骨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佝偻病)和内分泌紊乱(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减退)密切相关。通过PTH测定试剂盒进行检测,可快速评估患者甲状旁腺功能状态,为原发性/继发性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及术后随访提供关键依据。该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高(可检测pmol/L级别浓度)和操作标准化等优势,已成为内分泌科、肾内科及骨科常规检测项目。
现代PTH测定试剂盒主要针对以下分子形式进行检测: 1. 全段PTH(1-84):反映活性PTH水平,是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核心指标 2. N端片段(1-34)和C端片段(65-84):用于特殊病例的鉴别诊断 3. 循环中PTH降解产物:评估代谢状态 4. 生物活性PTH: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具有完整生物学活性的分子
主流检测技术包括: 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时间约15-30分钟,灵敏度达0.1 pmol/L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适合批量检测,但操作步骤较多,需注意交叉反应 3. 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范围更宽(0.3-5300 pg/mL),自动化程度高 4.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逐渐被替代,仍用于特定科研场景
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建议遵循以下规范: 1. 校准品溯源:需溯源至WHO国际标准品(NIBSC code 79/500) 2. 检测范围:应覆盖15-2500 pg/mL(1.6-265 pmol/L) 3. 精密度要求:批内CV≤5%,批间CV≤10% 4. 干扰控制:需验证溶血(血红蛋白<5g/L)、脂血(甘油三酯<1500mg/dL)等因素的影响 5. 参考区间:健康成人15-65 pg/mL(1.6-6.9 pmol/L),需建立本地参考值
目前我国执行《YY/T 1217-2013 甲状旁腺激素定量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行业标准,要求试剂盒灵敏度≤5 p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0。检测时需注意样本类型(推荐EDTA血浆)、保存条件(2-8℃不超过48小时)及避免反复冻融等预处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