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加工质量(成品粉碎粒度)检测

加工质量(成品粉碎粒度)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2 08:25:47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加工质量(成品粉碎粒度)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加工质量(成品粉碎粒度)检测的重要性

在饲料、化工、医药、食品等多个行业中,成品粉碎粒度是衡量加工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储存稳定性及后续加工效率。例如,饲料颗粒过粗可能降低动物消化吸收率,而过细则可能导致粉尘污染或设备磨损。因此,科学、精准的粉碎粒度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的检测项目、规范的检测方法和统一的标准体系,企业能够实现对粉碎粒度的有效控制,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检测项目

成品粉碎粒度的检测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1. 平均粒径(D50):表征颗粒群体中50%体积或质量对应的粒径值,反映整体粉碎程度。

2. 粒度分布(PSD):分析不同粒径颗粒的占比,常用D10、D90等参数评估分布范围及均匀性。

3. 最大/最小粒径:识别极端粒径值,避免因过大颗粒导致的分层或堵塞问题。

4. 颗粒形状分析:针对特定行业(如3D打印粉末),需检测球形度、长径比等形态参数。

检测方法

主流检测方法根据原理及应用场景可分为:

1. 筛分法:通过标准筛网逐级筛分,计算各层筛余量(如GB/T 5917.1-2008)。适用于颗粒粒径>45μm的快速检测,但人工操作误差较大。

2. 激光衍射法:利用颗粒对激光的散射特性建立粒径分布模型(符合ISO 13320标准),精度达0.1μm,适用于微米级超细粉末。

3. 显微镜图像分析法:结合光学/电子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直接观测颗粒形态及尺寸(ASTM B822-20)。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颗粒,但样本量要求高。

4. 动态光散射法:通过布朗运动引起的光强波动分析纳米级颗粒(如制药行业的脂质体检测),符合ISO 22412标准。

检测标准

国内外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了专项标准:

1. 饲料行业:GB/T 5917.1-2008《饲料粉碎粒度测定》规定两层筛筛分法,要求仔猪饲料粉碎粒度D50≤0.8mm。

2. 化工行业:HG/T 3696.1-2011《无机化工产品粒度测定》推荐激光法,并明确粒径区间划分规则。

3. 医药行业:USP<786>和EP 2.9.31规定原料药需采用激光衍射法,要求D90值符合制剂工艺要求。

4. 国际通用标准:ISO 14887:2018规范了样品分散处理流程,ASTM E2651-19明确了仪器校准方法。

企业需结合自身产品特性选择检测方法,并通过定期设备校验、操作人员培训及实验室间比对(如CNAS-CL01要求),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追溯性。随着智能图像处理、在线粒度监测等技术的发展,粉碎粒度检测正朝着自动化、实时化方向演进,为精细化生产提供更强支撑。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检测热点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最新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