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粘/熔喷/纺粘(SMS)法非织造布是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由纺粘层(Spunbond)、熔喷层(Meltblown)和纺粘层通过热轧或化学粘合工艺复合而成,广泛应用于医疗防护、卫生用品、过滤材料和工业包装领域。其独特的“三明治”结构结合了纺粘层的高强度和熔喷层的超细纤维特性,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阻隔性和过滤效率。为确保产品质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需通过科学系统的检测手段对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严格评估。
SMS非织造布的检测需覆盖物理性能、功能特性和安全指标三大维度:
1. 物理性能指标
- 克重(单位面积质量):反映材料均匀性和成本控制能力
- 厚度与密度:影响材料蓬松度和机械强度
- 拉伸强度与伸长率:评估纵向/横向力学性能
- 撕裂强力:表征材料抗破损能力
- 透气性:决定产品使用舒适度
2. 功能特性指标
- 静水压阻力:测试液体渗透阻隔能力(适用于医疗防护)
- 颗粒过滤效率(PFE):评估微米级颗粒截留性能
- 细菌过滤效率(BFE):验证微生物阻隔效果
- 抗渗血性能:针对医用材料的重要检测项
3. 安全卫生指标
- pH值检测:确保材料皮肤接触安全性
- 荧光增白剂含量:符合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 微生物限度:控制细菌/真菌等生物污染
1. 物理性能检测方法
- 克重测试:按GB/T 24218.1使用电子天平进行单位面积称量
- 拉伸强度检测:依据ASTM D5034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
- 透气度测定:通过GB/T 5453标准规定透气度仪完成
2. 功能特性检测方法
- 静水压测试:按AATCC 127使用升压法测定耐水压值
- 过滤效率检测:采用TSI 8130自动过滤测试仪进行气溶胶挑战实验
- 细菌阻隔验证:参照YY 0469标准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过滤测试
3. 化学分析技术
- 红外光谱(FTIR):鉴别各层材料聚合物组成
- 热重分析(TGA):评估熔喷层驻极体电荷稳定性
- 电镜扫描(SEM):观察纤维直径及层间结合状态
1. 国家标准体系
- GB/T 24218系列:非织造布物理性能通用检测标准
- GB 19082:医用防护服技术要求专项标准
- GB 15979: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2. 国际标准体系
- ISO 9073系列:非织造布性能测试国际通用标准
- EN 14683:医用口罩材料欧盟标准
- ASTM F2100:医用口罩材料美国标准
3. 行业特殊规范
- YY/T 0691:医用非织造布敷料通用要求
- ISTA 3A:运输包装件性能测试标准
- NIOSH 42 CFR 84:呼吸防护装置认证标准
生产企业需重点关注:熔喷层纤维细度控制(影响过滤效率)、层间结合强度(保证结构完整性)、驻极处理均匀性(维持静电吸附效果)。定期进行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特别是针对医疗级产品需取得BFE/PFE≥95%的认证资质,并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