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检测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1 13:30:08 更新时间:2025-04-20 13:30:19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的检测意义

蔗糖脂肪酸酯(Sucrose Fatty Acid Esters,简称S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乳制品、糖果、烘焙食品等领域,主要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其中,通过丙二醇法制备的蔗糖脂肪酸酯因其工艺特殊性,需严格检测其残留物和理化指标,以确保食品安全性和合规性。随着食品工业对添加剂安全性的关注度提高,检测其生产过程副产品(如丙二醇残留量)、酯化程度及杂质含量成为质量控制的重点。

检测项目

针对丙二醇法制备的蔗糖脂肪酸酯,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1. 丙二醇残留量:检测合成过程中未反应的丙二醇含量,避免过量残留引发健康风险;
2. 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酯化反应中不同脂肪酸(如硬脂酸、棕榈酸)的分布比例;
3. 酯化度:确定蔗糖与脂肪酸的结合程度,影响产品乳化性能;
4. 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如铅、砷、汞等,确保无污染;
5. 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霉菌等,防止生产过程中的生物污染。

检测方法

主要检测技术及方法如下:
1. 气相色谱法(GC):用于测定丙二醇残留量,通过色谱分离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联用,灵敏度高;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合质谱(MS)可提高定性准确性;
3. 酸碱滴定法:通过酯水解后滴定游离脂肪酸,计算酯化度;
4.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检测重金属元素,需配合微波消解预处理;
5. 微生物培养法:依据标准培养基进行菌落计数,评估卫生安全性。

检测标准

国内外相关标准体系包括:
1. 中国国家标准(GB):GB 1886.24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规定了丙二醇残留限量(≤1.0%);
2. 国际食品法典(CODEX):CODEX STAN 192-1995中明确脂肪酸种类及总酯含量要求;
3. 美国FDA标准:21 CFR §172.859规定酯化度需达到单酯、双酯和三酯的特定比例;
4. 欧盟法规(EU):No 231/2012中强调重金属限值(铅≤2 mg/kg,砷≤3 mg/kg)。

通过系统化的检测项目、科学方法及严格标准,可有效保障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的质量安全,为食品工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