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防固体颗粒用防护服检测

防固体颗粒用防护服检测

发布时间:2025-06-10 18:39:52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防固体颗粒用防护服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防固体颗粒用防护服检测:保障安全的关键屏障

在工业生产、建筑作业、矿业开采、灾害救援以及众多涉及粉尘、纤维、颗粒物等危害的环境中,防固体颗粒用防护服(通常指符合如EN ISO 13982-1:2004+A1:2010等标准的Type 5防护服)是保护人员免受吸入性或皮肤接触性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这类防护服的核心在于其材料具备优异的阻隔性,能够有效防止细小固体颗粒穿透织物。然而,防护服的性能并非一成不变,其防护效果可能受到材料本身质量、缝制工艺、使用磨损、多次清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检测,是确保其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防护作用、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与健康的绝对必要环节。检测的目的在于验证防护服在出厂时是否达到宣称的防护等级,并为使用者提供明确的防护性能信息,同时为监管机构提供客观依据。

核心检测项目

针对防固体颗粒用防护服的性能评估,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整体向内泄漏率: 这是Type 5防护服最重要的指标。它并非直接测量材料本身的过滤效率,而是模拟实际穿着状态下,颗粒物通过服装的所有潜在途径(包括面料本身、接缝、拉链、袖口、领口、裤脚等开口处)向内部泄漏的总量。测试结果以百分数表示,泄漏率越低,防护性能越好。

2. 材料的抗颗粒穿透性: 虽然整体泄漏率是核心,但评估构成服装主体部分(如前胸、后背、手臂、腿部)材料的固有阻隔能力也非常重要。这通常通过测量材料对特定粒径范围(如钠盐气溶胶或乳胶球)粒子的过滤效率来实现。

3. 机械性能: 确保防护服在正常使用和可能的机械应力下保持完整性和防护性。包括:

  • 抗撕裂强度: 测试材料抵抗撕裂扩展的能力。
  • 抗穿刺强度: 测试材料抵抗尖锐物体刺穿的能力。
  • 拉伸强度: 测试材料在拉力作用下的最大承受力。

4. 接缝强度: 评估服装接缝处(如缝合、热合、胶合)的牢固程度,防止因接缝开裂导致防护失效。

5. 防静电性能: 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防护服可能产生的静电火花是重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检测其点对点电阻或电荷衰减能力,确保其符合相应防静电要求。

6. 舒适性与人体工程学性能(可选但重要): 包括透气性(透湿性)、水蒸气阻力等,影响穿着者的舒适度和持续穿着意愿。阻燃性(在某些特定环境下要求)也需要评估。

7. 耐用性与维护性能: 评估防护服在经受模拟清洗或消毒处理后的性能保持能力(如颗粒物防护性能、机械强度是否显著下降)。

主要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对于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1. 整体向内泄漏率测试 (Total Inward Leakage - TIL):

  • 方法原理: 由真人穿着整套防护服(佩戴相应的呼吸防护设备,如P3级面罩),在充满规定浓度(如20mg/m³)和粒径分布(如0.6微米质量中位径)的测试气溶胶(常用氯化钠NaCl或玉米油DEHS)的测试舱中进行一系列标准化动作(如行走、弯腰、手臂上下摆动、头部转动等)。
  • 测量方式: 在测试者呼吸区域(通常在面罩内)放置采样探头,实时监测并计算防护服内部的粒子浓度。通过比较舱内浓度和内部浓度,计算出整个测试周期内的平均向内泄漏率(%)。

2. 材料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

  • 方法原理: 将防护服材料样品(或经过处理的材料)固定在一个测试夹具(如过滤效率测试仪)上。
  • 测试气溶胶: 通常使用特定粒径分布(如0.1 - 5微米)的NaCl气溶胶或乳胶球(PSL)。
  • 测量方式: 在材料上游产生稳定的气溶胶流,测量通过材料前后的粒子浓度(通常使用激光粒子计数器或凝结核计数器CNC)。过滤效率=(1-下游浓度/上游浓度)*100%。

3. 机械性能测试:

  • 抗撕裂强度: 采用标准化的梯形撕裂(如ISO 9073-4)或裤型撕裂(如ISO 13937-2)测试方法,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
  • 抗穿刺强度: 使用具有规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探头(如尖端半径为0.5mm的钢针),以恒定速度刺穿材料,记录最大力值(如ISO 13996)。
  • 拉伸强度: 使用哑铃型或条状试样,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量断裂强力(如ISO 13934-1)。

4. 接缝强度测试: 通常采用抓样法或条样法(如ISO 13935-1/2),测试接缝处在拉力作用下的强度。

5. 防静电测试: 常用方法包括:

  • 点对点电阻测试(如EN 1149-1)
  • 电荷衰减测试(如EN 1149-3)

6. 耐用性测试: 将防护服或材料样品按照标准规定进行一定次数的清洗或消毒处理(如ISO 15797),然后重新测试其关键性能指标(如TIL、过滤效率、机械强度)。

关键检测标准

防固体颗粒用防护服的检测严格遵循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确保评价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1. EN ISO 13982-1:2004+A1:2010: 这是定义Type 5化学防护服(防固体颗粒物)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的核心标准。它详细规定了整体向内泄漏率(TIL)的测试方法(使用NaCl气溶胶)和限值要求(如至少5件样品的平均TIL ≤ 15%,单件最大TIL ≤ 30%)。它还规定了材料抗渗透性、机械性能(抗撕裂、抗穿刺)、接缝强度、尺寸、标识等要求。

2. ISO 13982-2:2023: 这是针对防固体颗粒防护服材料性能评估的测试方法标准,特别是使用油性气溶胶(如DEHS)测试材料过滤效率的方法。

3. EN 14325:2018: 该标准规定了化学防护服材料、接缝和组件的测试方法,被广泛引用作为Type 5防护服材料层面性能(如抗撕裂、抗穿刺、耐磨、耐屈挠、抗化学渗透、防静电等)的具体测试依据。

4. EN 1149 (系列标准): 防静电防护服标准系列(-1点对点电阻, -3电荷衰减),当防护服需要满足防静电要求时,需满足此系列标准相应级别(如EN 1149-3的Performance Level 1或2)。

5. GB 24539-2021: 中国国家标准《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该标准全面涵盖了包括防固体颗粒物(Type 5)在内的各类化学防护服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是国内的强制性或推荐性依据。其Type 5的要求与EN ISO 13982-1基本协调。

6. 其他相关标准: 如ISO 9073(纺织品非织造布测试方法),ISO 13934/13935(织物拉伸/接缝强力),ISO 13937(织物撕裂强力),ISO 15797(工业清洗消毒程序)等,用于支撑具体性能项目的测试。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检测热点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联系我们
联系中析研究所
  • 服务热线:400-635-0567
  • 投诉电话:010-82491398
  •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5067471号-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