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小麦硬度检测

小麦硬度检测

发布时间:2025-06-10 18:39:51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小麦硬度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小麦硬度检测的重要性

小麦硬度是衡量小麦品质的核心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制粉工艺、出粉率及终产品品质。硬质小麦蛋白质含量高、胚乳结构紧密,适合制作高筋面粉;软质小麦则更易研磨,常用于糕点类低筋面粉生产。在粮食收购、仓储及加工环节,精准的硬度检测能优化分级定价、工艺参数调整和配方设计。随着食品工业标准化发展,硬度检测已成为全球小麦贸易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支撑,对保障粮食安全与产业效益具有战略意义。

核心检测项目

小麦硬度检测主要聚焦三大维度:

物理结构特性:通过微观形态学分析胚乳细胞壁厚度与淀粉颗粒结合紧密度,硬度指数超过60%属于硬质麦,低于45%则为软质麦。

力学响应参数:测定单粒小麦在受压时的破碎强度,硬质麦通常需600-900N压力,而软质麦仅需300-500N即可破碎。

加工关联指标

:包括研磨能耗(硬质麦单位能耗高15-20%)、灰分转移率(硬质麦麸皮灰分残留率低于0.8%)及破损淀粉生成量(软质麦破碎淀粉占比超12%)。

主流检测方法

单粒谷物特性仪法(SKCS):采用光电传感与压力传感器联动,30秒内自动完成300粒样本的硬度分级,输出硬度指数(HI值),重复性误差≤2%。

近红外光谱法(NIRS):基于1,100-2,500nm波段的光谱吸收特征建立预测模型,实现无损快速检测,校准模型R²需达0.95以上。

研磨时间法:依据AACC 55-31标准,测定10g样本在Brabender磨粉机中研磨至70μm细度所需时间,硬质麦耗时通常超180秒。

显微压痕法:使用纳米压痕仪测定胚乳截面硬度,载荷5mN下保持10秒,硬质麦压痕深度≤800nm。

国际检测标准体系

ISO 21415-2:2015:规定单籽粒压缩法为基准方法,要求环境温度20±2℃、湿度65±5%,硬度指数按0-100标度分级。

AACC Method 55-10:明确SKCS检测流程,要求样本含水量统一调节至14%湿基,硬度值变异系数(CV)需≤3%。

GB/T 21304-2017:中国国标采用研磨法分级,Ⅰ类硬麦(硬度≥75)、Ⅱ类中硬麦(60-74)、Ⅲ类软麦(≤59),容重指标需≥770g/L。

ICARDA分级规范:要求结合硬度与蛋白质含量(硬质麦≥12.5%)双重判定,检测报告需标注玻璃质籽粒占比(硬质麦≥70%)。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检测热点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2024-06-04
联系我们
联系中析研究所
  • 服务热线:400-635-0567
  • 投诉电话:010-82491398
  •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5067471号-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