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检测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15 07:40:29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检测概述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优异的耐候性、保温隔热性能及经济实用性,在民用与工业建筑中广泛应用。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提升和行业标准的规范化,其质量检测已成为确保门窗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检测工作需覆盖从原材料性能到成品功能的全流程,重点关注材料物理性能、结构强度、密封性及耐久性等核心指标,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化的流程,为产品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主要检测项目

1. 外观质量检测:包括表面平整度、颜色均匀性、焊接缝质量、型材划痕及凹陷等目测项目,需符合JG/T 140-2020《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规定的表面质量标准。
2. 尺寸偏差检测:使用精密量具测量窗框外形尺寸、对角线偏差、搭接量等参数,允许偏差范围应符合GB/T 12003-2008《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要求。
3. 力学性能检测:包含焊接角强度、弯曲破坏载荷、执手操作力等试验,其中焊接角强度需≥35MPa(依据GB/T 8814-2017《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
4. 耐候性检测:通过氙灯老化试验评估颜色变化(ΔE≤5)和冲击强度保留率(≥60%)。
5. 物理性能检测:涵盖抗风压性能(分级≥3级)、气密性(分级≥4级)、水密性(分级≥3级)等建筑外窗三性检测,执行GB/T 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体系

1. 仪器分析法: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焊角强度测试,配备恒温恒湿箱的氙灯老化仪用于耐候性评估,风速模拟装置配合压力传感器完成抗风压试验。
2. 标准化测试流程:按照GB/T 11793-2021《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窗力学性能及耐候性试验方法》执行加速老化试验(500h氙灯暴露),焊接试样制备需严格遵循标准规定的加工参数。
3. 现场检测技术

对于已安装工程,采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密封性能,气密性检测箱进行现场压差法测试,同时使用激光测距仪复核安装尺寸偏差,确保实际工程与设计文件的一致性。

核心检测标准

1. GB/T 8814-2017《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规范型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2. JG/T 140-2020《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明确成品窗的技术要求与检验规则
3. GB/T 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三性试验的基准方法
4. GB/T 11793-2021《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窗力学性能及耐候性试验方法》——系统规定老化与力学试验程序
5. ISO 1163-2:1995《塑料 未增塑聚氯乙烯模塑和挤出材料》——国际通用的材料基础性能评价体系

质量判定与改进

检测结果需对照现行标准进行分级判定,如抗风压性能需达到工程所在地风荷载计算值的1.5倍以上。对于不合格项,需分析型材配方(如碳酸钙含量超标)、加工工艺(焊接温度控制)或五金配件匹配性等成因,通过优化混料工艺、改进模具设计和强化过程检验等措施实现质量提升。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