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食用油,油脂检测

食用油,油脂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15 00:16:44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食用油,油脂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食用油与油脂检测的重要性

食用油作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油脂检测已成为食品生产、流通和监管中的核心环节。油脂在加工、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氧化、酸败或污染,导致有害物质的生成(如过氧化物、黄曲霉毒素等)。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能够有效评估油脂的卫生安全性和营养价值,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权益。

主要检测项目

食用油和油脂的检测涵盖多个关键指标:

  • 酸价(AV):反映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酸价过高表明油脂可能发生酸败。
  • 过氧化值(POV):衡量油脂氧化程度的关键指标,过高的过氧化值会加速油脂变质。
  • 黄曲霉毒素(AFs):常见于花生油等易霉变油品中的强致癌物。
  • 重金属残留:如铅、砷、汞等,可能来源于原料污染或加工过程。
  • 脂肪酸组成:分析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评估营养特性。

常用检测方法

针对不同检测项目,需采用多种技术手段:

  • 滴定法:广泛用于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操作简单且成本低。
  • 气相色谱法(GC):用于检测脂肪酸组成及塑化剂残留,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适用于黄曲霉毒素、抗氧化剂等痕量物质分析。
  •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精准测定油脂中重金属元素含量。
  • 近红外光谱法(NIRS):快速无损检测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

国内外检测标准

油脂检测需遵循严格的标准化要求:

  • 中国国家标准(GB):例如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规定了酸价、过氧化值等限量。
  •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CODEX STAN 210-1999对食用油脂的污染物和添加剂提出要求。
  • 欧盟标准(EU):如EC 1881/2006对油脂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要求严于部分国家。
  • 行业标准:部分企业会制定更高内控标准,如脂肪酸比例、反式脂肪酸含量等。

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与标准化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食用油质量风险,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