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其厚度直接影响材料的耐腐蚀性、导电性、耐磨性及功能性。精确测量覆盖层厚度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显微镜法作为传统且可靠的方法之一,通过光学或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截面形貌,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实现高精度测量。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多层复合涂层、局部区域厚度检测以及复杂基体材料的分析,在科研实验和工业质检中占据重要地位。
显微镜法主要针对以下覆盖层类型进行厚度检测:
1. 金属镀层:如电镀镍、化学镀铜、真空镀铝等;
2. 氧化物涂层:包括阳极氧化铝、热氧化层、化学转化膜等;
3. 复合覆盖层:如镍-金双层镀、锌-铬酸盐复合膜等;
4. 功能性涂层:如热障涂层(TBC)、防腐蚀涂层等。
检测时需明确覆盖层与基体材料的界面位置,并对多层结构进行分层测量。
显微镜法测量厚度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制备:采用冷镶嵌或热镶嵌法固定样品,使用精密切割机获取垂直截面试样,经研磨抛光至镜面效果;
2. 显微观察:使用金相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截面,放大倍数需确保覆盖层占据视场高度的1/3以上;
3. 图像校准:通过标准标尺对显微镜进行放大倍数校准,误差应小于±2%;
4. 厚度测量:在至少3个不同位置测量覆盖层最薄处与最厚处数值,取算术平均值;
5. 数据记录:记录测量位置示意图、放大倍数及环境条件参数。
显微镜法测量需遵循以下国际及国家标准:
1. ISO 1463:2021: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厚度测量 显微镜法,规定制样要求和测量误差范围;
2. ASTM B487-20:金属覆盖层横截面显微镜测量厚度标准方法,详细说明图像分析技术规范;
3. GB/T 6462-2022:金属覆盖层 厚度测量 显微镜法,明确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4. JIS H8501:2019:金属覆盖层试验方法,包含显微测量法的重复性验证要求。
标准中特别强调:当覆盖层厚度小于1μm时需使用SEM测量,常规光学显微镜适用于1-500μm范围的检测,测量不确定度应控制在±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