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酮(Estrone,E1)作为人体内三种主要雌激素之一,在女性生殖系统健康评估和内分泌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雌二醇的代谢产物,雌酮在绝经后女性体内成为主导雌激素,其浓度变化与卵巢功能衰退、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风险及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尿液或组织中的雌酮水平,可为妇科内分泌疾病诊疗、更年期管理、激素替代治疗监测提供重要依据,尤其在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以及乳腺癌风险评估中占据关键地位。
1. 血清雌酮浓度检测:通过静脉采血测定游离态和结合态雌酮总量,反映实时内分泌状态
2. 24小时尿雌酮排泄量:评估雌激素代谢整体水平,适用于长期监测
3. 唾液雌酮检测:无创采集生物样本,反映生物活性激素浓度
4. 组织病理学检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表达分析中的重要组成
5. 动态功能试验:结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评估卵巢反应性
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 检测限:0.5-5 pg/mL
- 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样本检测
- 检测时间:2小时内完成
2.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 金标准方法,特异性达99%以上
- 可区分雌酮及其异构体
- 检测限低至0.1 pg/mL
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经济适用,适合基层医疗机构
- 检测范围:10-500 pg/mL
4.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 逐步被非放射性方法替代
- 仍用于特殊科研需求
1. 校准溯源:
- 遵循WHO国际标准品(编码:78/549)
-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SRM 1507b认证
2. 质量控制:
- 每日运行三个浓度质控品(低、中、高值)
- Westgard规则进行质控判读
3. 参考区间标准:
- 育龄期女性:10-50 pg/mL(周期依赖性)
- 绝经后女性:<15 pg/mL(CLSI指南)
- 男性参考值:10-25 pg/mL(NACB标准)
4. 实验室认证:
- 通过CAP(美国病理学家协会)认证
- 符合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要求
1. 生理节律影响:建议固定采血时间(上午8-10点)
2. 药物干扰:避孕药、HRT治疗需停药4周检测
3. 样本处理:血清样本需2小时内分离,-20℃保存
4. 方法学差异:不同检测系统间结果不可直接比较
5. 临床解读:需结合雌二醇、促卵泡激素(FSH)等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