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检测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9 18:20:38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检测概述

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E/E/PE系统)的功能安全已成为保障人员生命健康和设备可靠运行的核心要素。功能安全检测旨在验证系统在发生随机故障或系统性失效时,能否通过安全机制实现风险可控,避免危险事故。国际标准IEC 61508和行业专用标准(如ISO 26262、IEC 62061)为这类检测提供了方法论支撑,涵盖系统设计、开发、集成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关键检测项目

功能安全检测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项目:

1. 硬件可靠性评估:对电子元器件的失效率、容错能力及冗余设计进行量化分析,通过FMEDA(故障模式、影响及诊断分析)验证硬件架构是否符合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要求。

2. 软件完整性验证:检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嵌入式软件等是否符合安全编码规范,包括代码覆盖率测试、静态代码分析和动态运行时错误检测。

3. 系统安全功能测试:模拟故障场景(如传感器失效、通信中断),验证安全相关功能(如紧急停机、故障报警)的响应时间和有效性。

4. 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系统在极端温度、电磁干扰、振动等工况下的性能稳定性,确保其符合IEC 61000系列标准要求。

主要检测方法

功能安全的检测方法基于风险分析和工程实践,主要包括:

1. 基于模型的验证(MBT):通过形式化建模工具(如Matlab/Simulink)构建系统行为模型,利用数学方法验证安全需求的一致性。

2. 故障注入测试:在硬件或软件层面人为引入故障(如短路、信号干扰),观察系统保护机制的触发效果。

3. SIL等级认证:依据IEC 61508标准,通过概率计算(PFDavg、PFH)确定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最高可达SIL 4。

4. 安全审计与文档审查:核查需求规格书、设计文档及测试记录是否满足V模型开发流程的追溯性要求。

检测标准体系

功能安全检测遵循多层次标准规范:

1. 基础标准:IEC 61508作为通用框架,定义了E/E/PE系统的安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适用于工业、能源等领域。

2. 行业专用标准:汽车电子采用ISO 26262(ASIL等级),轨道交通依据EN 5012X系列,医疗设备参考IEC 60601-1-4。

3. 国家标准:我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制定了GB/T 20438(对应IEC 61508)和GB/T 34590(对应ISO 26262)。

4. 认证要求:TÜV、UL等机构推出的认证方案(如TÜV Rheinland的FSec)补充了具体实施细节。

结语

功能安全检测是保障复杂电子系统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需结合多学科技术手段和标准化流程。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术的应用,检测方法需持续迭代以适应新型安全威胁,同时推动国际标准与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