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锂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其需求量持续攀升。锂资源主要赋存于锂云母、锂辉石及锂矿石中,这些矿石的品质直接影响锂的提取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对锂矿石进行系统化检测是资源开发、选矿工艺优化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检测,可准确评估矿石中锂的品位、伴生元素含量以及矿物组成,为矿床经济性评价、选矿方案制定和下游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锂矿检测需覆盖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矿物学特征三大类指标:
1. 主成分分析:
- 锂云母:Li2O、SiO2、Al2O3、K2O、F含量
- 锂辉石:Li2O、SiO2、Al2O3、Na2O、Fe2O3
- 锂矿石:总锂含量(Li2O当量)、氧化锂与金属锂换算
2. 伴生元素检测:
- 有益元素:Rb、Cs、Ta、Nb等稀有金属
- 有害杂质:Fe、Mn、Mg、Ca、S、P等
3. 物理性能测试:
- 粒度分布、密度、硬度
- 矿物解离度、嵌布特征
- 热稳定性(差热分析)
1. 化学分析法:
- 氧化锂测定:采用HF-H2SO4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
- 多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或质谱(ICP-MS)
2. 仪器分析法:
- X射线荧光光谱(XRF)快速测定主量元素
- X射线衍射(XRD)分析矿物组成
- 电子探针(EPMA)微观成分分析
3. 物理检测技术:
- 激光粒度仪测定矿石颗粒分布
- 扫描电镜(SEM-EDS)观察矿物形貌及元素分布
-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热行为
国际标准:
- ASTM E1915-13 锂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 ISO 11533 铁矿石中锂含量的测定
中国国家标准:
- GB/T 17413.1-2010 锂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 GB/T 3885.1-2016 锂辉石精矿技术条件
行业规范:
- DZ/T 0203-2020 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 YS/T 509-2018 锂云母精矿
检测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标准操作程序(SOP),通过空白试验、平行样分析和标准物质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性。对于高价值锂矿样品,建议采用多种方法交叉验证,特别是对赋存状态复杂的锂云母类矿石,需结合化学物相分析确定有效锂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