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军用计算机检测

军用计算机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7 12:39:57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军用计算机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军用计算机检测的重要性与特殊要求

军用计算机作为国防装备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战场指挥、数据处理、通信控制等关键任务。与民用计算机相比,其使用环境更为严苛,需在极端温度、剧烈振动、高湿度、电磁干扰甚至核生化污染等复杂场景下稳定运行。为确保其在实战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军用计算机必须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流程,验证其性能指标是否满足国防领域的特殊需求。检测过程需遵循严格的技术规范,涵盖硬件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及信息安全等维度,从设计验证到出厂验收均需执行标准化测试。

军用计算机核心检测项目

1. 环境适应性测试:模拟极端温度(-55℃至+85℃)、湿热循环、盐雾腐蚀、低气压(高空环境)及太阳辐射等条件下的运行能力;
2. 机械强度检测:包括振动测试(正弦/随机振动)、冲击测试(半正弦波/后峰锯齿波)、自由跌落(1.2m高度)及结构抗压试验;
3. 电磁兼容性(EMC)验证:通过CE(传导发射)、RE(辐射发射)、CS(传导敏感度)和RS(辐射敏感度)测试确保设备抗干扰能力;
4. 信息安全测试:涵盖硬件加密模块验证、防电磁泄漏(TEMPEST认证)、抗物理攻击及固件防篡改能力评估;
5. 寿命与可靠性试验:执行加速老化测试、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计算及冗余电源切换验证。

军用计算机检测方法体系

• 环境模拟测试法:采用三综合试验箱(温湿度+振动)进行多参数复合环境模拟;
• 电磁暗室检测:在10m法半电波暗室中完成30MHz-18GHz频段的辐射干扰扫描;
• 故障注入检测:通过硬件故障注入(FIT)系统模拟电路板短路、信号干扰等异常工况;
• 红蓝对抗测试:由专业网络安全团队实施渗透攻击,验证系统抗网络战能力;
• 剖面分析技术: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检测BGA封装焊点质量,确保军工级焊接可靠性。

军用计算机检测标准体系

军用计算机检测严格遵循以下标准:
• MIL-STD-810H:美国军用环境工程标准,涵盖21类气候/机械环境测试方法;
• GJB322A-2018:中国军用计算机通用规范,规定电磁兼容、安全防护等指标;
• MIL-STD-461G: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明确CS114、CS115等14项测试程序;
• DEF STAN 59-411:英国国防部信息安全标准,规范TEMPEST防护等级要求;
• RTCA DO-160G:航空电子设备环境适应性测试的国际通用准则。

检测流程与认证管理

军用计算机检测须经过设计阶段预测试、原型机摸底试验、定型鉴定测试及批量抽检四阶段。通过检测后需取得军方认证机构(如美国国防部DIACAP认证、中国军用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认证)颁发的准入证书。检测数据需保留至少10年,关键测试项目要求第三方权威机构参与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可追溯性。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