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是引起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气喘病)的主要病原体,这种疾病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感染后,猪群可能出现咳嗽、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下降等问题,严重时可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死亡。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猪肺炎支原体对疾病防控、减少养殖损失至关重要。通过科学检测,养殖场可以及时隔离感染猪只、优化免疫程序,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猪肺炎支原体检测主要涵盖以下项目:
1. 病原体检测:直接检测样本(如鼻腔拭子、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Mhp核酸或抗原。
2. 抗体检测:通过血清学方法分析猪群中抗体水平,评估感染状态或疫苗免疫效果。
3. 病理学诊断:结合剖检病变(如肺部肉样实变)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辅助确诊。
当前主流的检测技术包括:
1. PCR技术: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如qPCR、巢式PCR)扩增Mhp特异性基因片段(如P36、P46基因),灵敏度高,适用于早期感染筛查。
2. ELISA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IgG或IgM抗体,适合大规模群体抗体监测。
3. 免疫荧光法(IFA):通过荧光标记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快速检测组织样本中的抗原。
4. 分离培养:将样本接种于专用培养基进行病原体分离,但耗时长(2-4周),临床使用较少。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需遵循以下标准:
1. 国际标准:参考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手册》中Mhp的检测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2. 国家标准:依据《GB/T 35911-2018 猪肺炎支原体PCR检测方法》和《NY/T 1186-2006 猪支原体肺炎诊断技术》进行操作。
3. 实验室规范:严格实施样本采集、运输和保存的标准化流程,避免交叉污染,并设立阳性/阴性对照。
实际检测中建议结合多种方法:
- 急性期优先选用PCR技术快速确诊;
- 抗体检测用于评估群体免疫状态或追溯感染史;
- 病理学检查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同时,养殖场应定期监测并建立生物安全体系,从源头降低Mhp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