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腺疫(Strangles)是由马链球菌马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 equi)引起的马属动物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幼驹,以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高热及呼吸道症状为特征。该病传播迅速,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早期检测与防控至关重要。通过科学检测手段确诊疫情,有助于及时隔离病马、阻断传播链,并为免疫接种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马腺疫检测的精准性和效率显著提升,但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综合判断。
马腺疫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核心项目:
1. 病原菌分离培养:通过采集鼻腔拭子、淋巴结脓液或咽后淋巴结穿刺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是确诊的金标准。
2. 核酸检测(PCR):针对马链球菌马亚种的特异性基因(如SeM基因)进行扩增,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3. 血清学检测:通过ELISA或凝集试验检测抗体水平,适用于追溯感染史或评估免疫效果。
4. 临床症状观察:包括颌下淋巴结肿胀、鼻腔脓性分泌物、发热等典型表现的记录与分析。
5.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发现特征性化脓性炎症和细菌团块。
当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分为以下三类:
1. 病原学检测法
- 细菌培养:使用含5%绵羊血的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48小时后,观察β-溶血现象及菌落形态。
- 生化鉴定:通过过氧化氢酶试验、糖发酵试验等鉴别马链球菌与其他链球菌。
2. 分子生物学检测
- 实时荧光定量PCR:可定量检测病原体DNA,灵敏度达10^2 CFU/mL,适用于亚临床感染检测。
- 多重PCR:同时检测SeM基因和eqbE基因,提高检测特异性。
3. 免疫学检测
- ELISA:检测血清中抗SeM蛋白IgG抗体,感染后2-3周可达峰值。
- 乳胶凝集试验:快速筛查现场样本,15分钟内获得初步结果。
国际公认的检测标准主要依据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及各国动物疫病防控规范:
1. 病原学阳性判定:样本中分离到马链球菌马亚种且PCR检测靶基因阳性。
2. 血清学判定阈值:ELISA检测抗体效价≥1:1600提示近期感染或疫苗接种反应。
3. 综合诊断标准:符合临床症状+核酸检测阳性/病原分离阳性,或恢复期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
4. 生物安全要求:样本运输需符合UN3373标准,实验室操作达到生物安全二级(BSL-2)防护。
我国现行标准参照《NY/T 572-2018 马腺疫诊断技术》,强调核酸检测与细菌培养的联合应用,并对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95%)和特异性(≥98%)提出明确要求。定期开展检测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