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动物疫病,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该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物或节肢动物传播,感染后可能导致猪群大规模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随着国际贸易和养殖规模化的推进,猪瘟的防控已成为各国动物卫生工作的重点。而精准、快速的检测技术是及时发现疫情、切断传播链的核心手段。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不仅能实现早期预警,还可为疫苗免疫效果评估、疫区净化认证等提供依据,对保障畜牧业安全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猪瘟检测主要围绕病毒及其免疫反应展开,根据检测目标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病毒核酸检测:通过检测CSFV的RNA,直接确认病原体的存在,适用于早期感染诊断。常用方法包括实时荧光RT-PCR、普通RT-PCR和基因测序技术。
2. 病毒抗原检测:利用免疫学方法(如免疫荧光试验、免疫组化)检测组织样本中的病毒蛋白,常用于病理学诊断。
3. 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IgG、IgM),判断猪群是否感染或具有免疫保护力,主要采用ELISA、病毒中和试验(VNT)等方法。
4. 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结合电镜观察或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最终确认,是诊断的金标准,但耗时较长。
1. 分子生物学检测: 实时荧光RT-PCR是目前最常用的核酸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可检测10²拷贝/μL)、快速(2-4小时出结果)的特点,适用于血液、脾脏、淋巴结等样本。检测靶标多选择CSFV的5'-UTR、E2或NS5B基因保守区域。
2. 免疫学检测: ELISA法通过包被病毒抗原或单克隆抗体,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阻断ELISA和间接ELISA是主流方法,其符合率可达95%以上,适合大规模筛查。免疫荧光试验(IFA)则用于冷冻切片中的抗原定位。
3. 病毒分离技术: 将病料接种PK-15细胞系,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结合RT-PCR或免疫染色确认病毒增殖,特异性高但需3-7天完成。
1.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917-2008《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规定了核酸检测的操作规范;NY/T 1182-2020《猪瘟诊断技术》涵盖抗原/抗体检测流程与判定标准。
2. 国际标准: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详细列出了病毒分离、VNT、ELISA等方法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
3. 生物安全要求: 所有检测需在生物安全二级(BSL-2)及以上实验室进行,样本灭活处理需符合GB 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猪瘟检测技术的不断优化为疫情精准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实践中需根据疫情阶段(急性期/恢复期)、检测目的(诊断/监测)选择适宜方法,并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与生物安全规范。未来,基于CRISPR、微流控芯片的新型快速检测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现场排查效率,助力猪瘟净化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