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检测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1 15:33:24 更新时间:2025-04-20 15:33:33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检测的重要性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Epizootic Lymphangitis,EL)是由伪皮疽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farciminosum)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真菌病,主要感染马属动物(如马、驴、骡)。该病以皮下淋巴管和淋巴结的化脓性炎症为特征,表现为皮肤结节、溃疡及淋巴管索状肿胀,严重时可导致跛行甚至死亡。由于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且病程缓慢,早期检测对控制疫情扩散、减少经济损失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提高,但其诊断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分析。

核心检测项目

针对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四类项目:

1. 病原体分离培养:采集病变组织或脓液样本,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进行真菌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菌丝体及厚垣孢子特征)确认病原体。

2. 血清学检测:检测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常用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凝集试验,适用于群体筛查和潜伏期感染监测。

3. 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PCR技术扩增真菌ITS区域或18S rRNA基因片段,可快速、灵敏地鉴定病原体核酸,尤其适用于早期或非典型病例。

4.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病变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或特殊染色(如PAS染色),观察巨噬细胞内的酵母样真菌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

主要检测方法及流程

1. 涂片镜检法:取溃疡分泌物或脓液制作湿片,直接显微镜下查找圆形或卵圆形厚垣孢子(直径2-5μm),该方法快速但灵敏度较低。

2. 实时荧光定量PCR:使用特异性引物(如Hf-F:5'-CCTGGTTCATCCAGCC-3',Hf-R:5'-GATATGCTTAAGTTCAGCGGG-3')进行扩增,配合探针检测可在4小时内完成定性定量分析,检测限可达10 copies/μL。

3. 免疫层析试纸条:基于胶体金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技术,实现现场15分钟快速筛查,适合基层兽医站使用。

国际与国内检测标准

1. OIE标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诊断试验手册》规定,确诊需满足以下任一条:
• 病原体分离培养阳性
• 组织学检查发现典型真菌结构
• PCR检测靶基因阳性且测序匹配度≥99%

2. 中国国家标准:遵循GB/T 22915-2008《马流行性淋巴管炎诊断技术》,要求:
• 样本采集需无菌操作,病变组织需含完整脓灶
• 血清抗体效价ELISA法≥1:160判为阳性
• PCR检测需设置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3. 结果判定规范
• 临床疑似病例:典型症状+流行病学史
• 确诊病例:临床症状+实验室任一项阳性结果
• 康复动物需连续3次PCR阴性(间隔30天)方可解除隔离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