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单宁是皮革加工中的关键化学品,主要用于调节鞣制后皮革的pH值、去除游离酸并提高后续染色和加脂工序的稳定性。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皮革的柔软度、色泽均匀性和耐久性,因此对其质量的精准控制至关重要。随着皮革行业对环保和工艺标准要求的提升,制革用中和单宁的检测已成为生产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关乎产品质量,更涉及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
制革用中和单宁的检测通常涵盖以下核心指标:
1. 总单宁含量:反映有效成分浓度,直接影响中和效率;
2. 中和效率:测试单位质量单宁中和酸的能力;
3. pH值适应性:验证产品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的稳定性;
4. 金属离子残留:检测铬、铝等重金属含量是否符合环保标准;
5. 热稳定性:评估高温处理后的性能保持度。
针对不同检测需求,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1. 分光光度法:通过特定波长光吸收值测定单宁浓度,操作便捷且灵敏度高;
2. 电位滴定法:精确测量中和反应的终点pH值,计算中和当量;
3. 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重金属残留的痕量分析;
4. 热重分析法:评估材料热分解特性;
5. 离子色谱法:检测阴离子型中和单宁的组成分布。
行业检测主要遵循以下标准:
1. ISO 16145: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皮革化学品检测通则;
2. ASTM D4901:美国材料协会制定的单宁类物质测试标准;
3. GB/T 19941:中国国家标准对皮革处理剂的技术要求;
4. REACH法规:欧盟化学品管控的特殊检测要求;
5. 企业内控标准:根据实际工艺制定的个性化检测规程。
当前检测技术正向智能化、微型化方向发展,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基于机器学习的成分预测模型等新技术逐步应用。同时,检测标准持续更新,2023年新修订的ISO 21873标准新增了对生物基中和单宁的检测要求,推动行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