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机质量控制检测检测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机质量控制检测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22 07:16:05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机质量控制检测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机质量控制检测的重要性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机是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关键设备,通过将密封放射性源(如192Ir)精准放置于患者病灶部位,实现局部高剂量照射。其治疗效果直接依赖于设备的剂量输出准确性、源运动精度及辐射安全性。若质量控制不到位,可能导致剂量偏差、正常组织损伤或放射性泄漏风险。因此,定期开展质量控制检测是确保设备性能稳定、患者安全和治疗有效性的核心环节。

主要检测项目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机的质量控制检测需涵盖以下核心项目:
1. 源活度校准:验证γ源实际活度与标称值的一致性;
2. 驻留位置与时间精度:检测源在导管内的定位误差及停留时间偏差;
3. 剂量分布验证:评估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的剂量与实际输出的匹配度;
4. 泄漏辐射检测:测量设备外壳及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是否在安全限值内;
5. 安全联锁功能测试:包括紧急退源、门连锁、故障报警等系统的可靠性。

常用检测仪器

检测过程中需依赖专业仪器:
- 活度计与井型电离室:用于γ源活度的绝对测量;
- 三维水箱与胶片剂量计:结合数字化扫描系统分析剂量分布;
- 辐射剂量仪:如GM计数器或闪烁体探测器,监测泄漏辐射水平;
- 定位验证工具:包括X射线影像设备或专用模体,验证源驻留位置;
- 计时装置:高精度秒表或电子计时器,测量源运动时间偏差。

检测方法与流程

1. 源活度校准:使用井型电离室按AAPM TG-43协议进行空气比释动能强度(AKS)测量,对比设备标称值;
2. 驻留位置验证:通过X射线影像或模体标记法,测量源实际位置与计划位置的偏差(需≤1mm);
3. 剂量测试:在模体中布放TLD或Gafchromic胶片,结合三维扫描系统验证剂量梯度与均匀性;
4. 安全检测:模拟紧急断电、导管堵塞等场景,验证源能否在2秒内退回屏蔽位,并触发声光报警。

相关检测标准与规范

后装γ源质量控制需遵循国际及国内标准:
- IAEA TRS-398:放射治疗剂量测定指南;
- NMPA YY 0832-2020:γ射线后装治疗机行业标准;
- AAPM TG-56:近距离治疗设备质量控制要求;
- IEC 60601-2-17: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标准;
- GBZ 161-2020: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

通过系统性检测与数据分析,可确保后装γ源治疗机满足临床治疗的精度与安全需求,为肿瘤患者提供可靠的治疗保障。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