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成鞋防滑性检测

成鞋防滑性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5 18:14:07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成鞋防滑性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成鞋防滑性能检测:守护步履安全的关键屏障

行走,作为人类最基础的活动之一,其安全性至关重要。滑倒摔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尤其在湿滑或特殊路面条件下,鞋底的防滑性能成为保障使用者安全的关键防线。对成鞋进行科学、严谨的防滑性能检测,是评估其安全性的核心环节。

一、 防滑原理与摩擦系数

鞋底的防滑性能,本质上是鞋底材料与接触地面之间产生的摩擦效应。摩擦系数是量化这一性能的核心物理指标,其数值越高,代表鞋底在特定条件下抵抗滑动的能力越强,防滑性能越好。然而,摩擦系数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

  • 接触界面状态: 干态、湿态(水、油、清洁剂等)、污染状态(灰尘、沙砾)下,摩擦系数差异巨大。
  • 鞋底材料特性: 橡胶配方、硬度、表面纹理(花纹)的深度、形状、分布及沟槽的排水/排屑能力。
  • 地面材质与状况: 瓷砖、大理石、环氧地坪、沥青、水泥、金属、木板等不同材质,以及地面的粗糙度、清洁度、磨损程度。
  • 行走力学因素: 行走速度、步态、施加在鞋底上的垂直压力和切向力方向(如前进、后退、侧移)。
  • 环境因素: 温度也会影响部分鞋底材料的性能。
 

二、 核心检测标准与方法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全球范围内已建立并不断完善多种成鞋防滑性能测试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模拟现实中的关键场景:

  • 干态防滑测试:

    • 原理: 在干燥、洁净的标准地面(如光滑钢板、特定陶瓷砖)上测量鞋底/地面的动/静摩擦系数。
    • 常用设备: 摩擦系数测试仪,通过传感器测量拉动鞋底所需的力与垂直压力的比值。
    • 标准示例: SATRA TM144 (Dry)、ISO 13287 (部分方法)、GB/T 3903.6 等。
  • 湿态防滑测试(重中之重):

    • 原理: 在标准地面(常为光滑陶瓷砖、钢板)上均匀覆盖一层薄水膜或特定溶液,模拟常见湿滑环境。
    • 关键挑战: 水膜会极大降低摩擦,测试需精确控制水量、地面倾斜角度、滑动速度等。
    • 主要方法:
      • 斜坡法: 测试人员或模拟脚部穿着被测鞋站在可倾斜平台上,平台缓慢增加倾角,直至鞋底发生滑动,记录临界倾角或计算摩擦系数(如 SATRA TM144 (Wet), DIN 51130, DIN 51097, GB/T 3903.6 斜坡法)。这是模拟站立或缓行时滑倒的经典方法。
      • 平拉法: 在水平面上,使用仪器以恒定速度拉动鞋底或鞋跟,测量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计算动摩擦系数(如 ISO 13287, SATRA TM163, GB/T 3903.6 平拉法)。更适合模拟行走中鞋底与地面的动态摩擦。
      • 摆锤法: 通过摆锤末端的标准橡胶滑块(有时可替换为鞋底材料样块)撞击湿润的标准地面,根据摆锤回摆的高度计算摩擦系数(如 B.S. 7976, Pendulum Test)。常用于快速评估地面本身的防滑性,也可用于材料筛选。
    • 标准示例: SATRA TM144, TM163, ISO 13287, EN ISO 20344 (安全鞋标准中的防滑要求), GB/T 3903.6, DIN 51130 (工业环境), DIN 51097 (公共场所) 等。
  • 油污态防滑测试:

    • 应用场景: 针对厨房、工厂车间等易接触油污的环境。
    • 方法: 通常在金属或陶瓷地面上涂抹特定类型和厚度的油膜,采用平拉法或斜坡法进行测试(如 ASTM F2913)。挑战性极大,对鞋底材料配方要求极高。
  • 冰面/雪地防滑测试:

    • 特殊性: 需要专门的低温实验室环境。
    • 方法: 在真实冰面或压实雪地上,测试人员行走或使用模拟装置测量滑动阻力(如 SATRA TM185, 或参考冬季运动装备相关标准)。
 

三、 影响防滑性能的关键要素

检测结果揭示了影响成鞋防滑性能的诸多内在因素:

  1. 鞋底材料配方: 橡胶的天然胶含量、填充剂、增塑剂、硫化体系等直接影响其硬度、弹性和在干/湿/油状态下的抓地力。特殊配方(如添加高摩擦填料)可提升湿滑表现。
  2. 鞋底硬度(邵氏A): 通常,中等硬度的鞋底(约55-75邵氏A)在干湿综合表现上较优。过软的材料在压力下易变形增大接触面积,但在湿滑面上可能“浮”在水膜上;过硬的材料接触面积小,湿滑表现通常较差。
  3. 鞋底花纹(底纹)设计:
    • 沟槽深度与宽度: 足够深且宽的沟槽能有效排开界面液体或污染物,让凸起的“花纹块”接触地面。
    • 花纹块形状与分布: 边缘锐利的花纹块在切入水膜或软质地面时表现更好。花纹块的大小、间距和方向性设计需考虑力的传递和排液路径。
    • 方向性与多向性: 针对不同滑动方向(前滑、侧滑、后滑)设计底纹,提升全方位防滑能力。复杂路面需要多向底纹。
  4. 接触区域设计: 鞋跟和前掌是受力重点区域,这些部位的花纹设计和材料应用尤为关键。
  5. 穿着状态: 鞋底磨损会显著降低花纹深度和材料性能,严重影响防滑性。
 

四、 检测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1. 核心价值:

    • 保障使用者安全: 直接降低滑倒摔伤风险,尤其在老人、儿童、特定行业从业者等群体中意义重大。
    • 指导产品研发: 为鞋底材料创新、花纹设计优化提供量化依据,推动技术进步。
    • 规范市场与质量监督: 为制定产品标准、进行市场监管、质量认证(如CE标志中的安全鞋防滑等级S1-S3)提供科学支撑。
    • 明确产品适用场景: 帮助消费者根据实际穿着环境(如浴室、厨房、户外、工矿)选择具有相应防滑等级的鞋款。
    • 厘清事故责任: 在滑倒事故调查中,客观的防滑检测数据有助于分析原因。
  2. 挑战与未来方向:

    • 复杂环境模拟: 实际路面状况(如老旧瓷砖、有洗涤剂的浴室地面、结霜路面)极其复杂多变,实验室模拟存在局限。开发更贴近真实场景的测试方法和路面库是重点。
    • 动态行走模拟: 现有标准多侧重静态或匀速滑动,对真实步态中受力快速变化的模拟需加强。
    • 材料微观摩擦研究: 结合材料科学,深入研究鞋底材料在微观尺度与不同地面的摩擦机制。
    • 快速无损检测技术: 探索能在生产线上快速筛查成品鞋防滑性能的技术。
    • 标准统一与协调: 推动全球主要标准的进一步协调,减少差异,方便国际贸易和消费者理解。
 

五、 给消费者的实用提示

  • 关注使用场景: 购买时考虑主要穿着环境(室内光滑地面?潮湿浴室?户外崎岖路面?)。
  • 观察鞋底花纹: 选择花纹较深、沟槽清晰、花纹块边缘相对锐利、分布合理(尤其是前掌和脚跟)的鞋底。避免选择鞋底完全光滑或花纹过浅的鞋子用于湿滑环境。
  • 了解材质: 优质橡胶通常比PVC、EVA发泡底等在湿滑条件下表现更可靠。
  • 警惕磨损: 定期检查鞋底,一旦发现花纹严重磨平(特别是脚跟外侧和前掌),应及时更换。
  • 勿轻信单一宣传: 防滑是综合性能,选择经过权威标准检测并有明确防滑等级标识(如安全鞋的SRA、SRB、SRC标识)的产品更具保障。
 

防滑性能,是鞋履沉默却至关重要的安全宣言。每一次精准的实验室测量,每一处精心设计的鞋底纹路,都在无形中为我们的每一步行走构筑起坚实的屏障。从标准制定者的严谨推敲,到材料工程师的反复调试,再到质检环节的严格把关,成鞋防滑检测所承载的,是对生命安全的敬畏与责任。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标准的完善,更加安全、更适配复杂环境的鞋类产品,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在不同场景下的行走需求,让安全步履成为生活的坚实底色。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联系我们
联系中析研究所
  • 服务热线:400-635-0567
  • 投诉电话:010-82491398
  •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5067471号-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