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检测

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5 18:14:06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检测技术指南

副标题:方法原理与标准化操作流程

1. 检测目的与核心原理

  • 核心目标: 定量测定特定样品中可溶于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 DCM)的有机物质总量。
  • 基本原理: 利用二氯甲烷(沸点约40℃,密度1.33 g/cm³)作为高效有机溶剂,通过溶解、萃取等过程,将目标样品中的非极性至中等极性有机物分离出来。溶剂挥发后,残余物质量即代表样品中该类物质的总含量(常以质量百分比表示)。
 

2. 关键试剂与仪器设备

  • 主要试剂:
    • 二氯甲烷(分析纯级)
    •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颗粒状,用于脱水)
  • 核心仪器:
    • 分析天平(精度0.0001 g)
    • 恒温水浴锅(控温精确)
    • 旋转蒸发仪(配备真空泵和恒温水浴)
    • 氮吹仪(高纯氮气)
    • 干燥箱(可控温105±2℃)
    • 干燥器(内置有效干燥剂)
    • 玻璃器皿:具塞锥形瓶(250mL)、烧杯、玻璃棒、定量滤纸、脂肪提取套管(索氏提取适用)、浓缩瓶(梨形瓶)、称量瓶/皿(恒重)
 

3. 详细检测操作流程

  • 步骤一:样品预处理

    • 固体样品需粉碎研磨至可通过标准筛(通常60-80目),混合均匀。
    • 粘稠或半固体样品需预先低温(避免目标物损失)均质化处理。
    • 液体样品若含悬浮物需过滤或离心澄清。
  • 步骤二:溶剂萃取

    • 方法A:索氏提取法 (固体样品首选)
      1. 称取适量样品(精确至0.001g,记为m₁),放入滤纸筒并置入索氏提取管。
      2. 向干燥的提取瓶中加入约150mL二氯甲烷(体积需超过回流虹吸管高度)。
      3. 连接装置,调节水浴温度使溶剂稳定回流(约40-45℃),持续提取4-6小时或直至提取液无色。
    • 方法B:浸提/振荡法 (适用范围广)
      1. 称取适量样品(精确至0.001g,记为m₁)置于具塞锥形瓶中。
      2. 加入定量二氯甲烷(如100mL),密封。
      3. 振荡器振荡萃取30-60分钟,或静置间歇摇动数次,总时间≥24小时确保充分接触。
      4. 萃取液通过装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漏斗过滤脱水,收集滤液于浓缩瓶中。
  • 步骤三:萃取液浓缩

    1. 将提取瓶(索氏法)或浓缩瓶(浸提法)连接旋转蒸发仪。
    2. 水浴温度控制在≤35℃(避免过热导致挥发物损失或热敏物分解)。
    3. 缓慢施加真空,蒸发回收大部分二氯甲烷溶剂,直至瓶中剩余约2-5mL浓缩液。
    4. 将浓缩液转移至已恒重的称量瓶/皿(m₀)中,用少量新鲜二氯甲烷多次洗涤浓缩瓶,并入称量瓶/皿。
  • 步骤四:溶剂脱除与恒重

    1. 将盛有浓缩液的称量瓶/皿置于温和的氮气流下(氮吹仪),在室温或≤35℃水浴中吹扫,彻底去除残余溶剂(重要:无溶剂气味)。
    2. 将称量瓶/皿移入预热至105±2℃的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
    3. 取出,立即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30-45分钟)。
    4. 精确称量(记为m₂)。
    5. 重复干燥(30-60分钟)、冷却、称量步骤,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值≤0.0005g(视为恒重)。
 

4. 结果计算与表述

  • 计算公式:
    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 (%) = (m₂ - m₀) / m₁ × 100%
    • m₂ = 恒重的称量瓶/皿 + 残余物质量 (g)
    • m₀ = 恒重的空称量瓶/皿质量 (g)
    • m₁ = 样品初始质量 (g)
  • 结果表述:
    • 报告最终百分比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如0.05%)。
    • 注明检测方法(如“索氏提取法”或“浸提法”)。
    • 平行实验: 每个样品至少做两份平行测定,结果取算术平均值。平行测定间的相对偏差应符合方法要求(通常≤10%)。
 

副标题: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要点

5. 关键质量控制环节

  • 空白试验: 每批次样品或更换试剂时,需进行空白试验(除不加样品外,完全相同的操作流程)。空白值应稳定且极低(接近零),若空白值偏高需排查污染源。
  • 加标回收率: 定期使用已知含量的标准物质(如石蜡、特定油脂)或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标准物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应在可接受范围内(如80%-120%),验证方法准确性。
  • 器皿恒重: 确保所有用于最终称重的容器(称量瓶/皿)达到恒重标准(连续两次称量差≤0.0005g)。
  • 溶剂残留: 氮吹后必须确保溶剂完全挥发干净,残留溶剂将导致结果严重偏高。
  • 环境控制: 实验室环境应避免灰尘、溶剂蒸气等污染。操作过程减少敞口暴露时间。
 

6. 必备安全防护措施

  • 健康危害: 二氯甲烷具有麻醉性,易挥发,蒸气有害,可通过皮肤吸收,长期接触或高浓度暴露有潜在致癌风险(IARC 2A类)。
  • 工程控制: 实验必须在高效通风柜内进行! 确保通风柜风速达标且运行有效。
  • 个人防护:
    • 呼吸防护: 操作中全程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有机蒸气滤盒)或使用供气式呼吸器,尤其在浓缩、转移、氮吹步骤。通风柜是首要屏障,呼吸防护是补充。
    • 手部防护: 佩戴耐化学腐蚀的丁腈或氟橡胶手套(需确认对DCM的渗透时间)。
    • 眼部防护: 佩戴化学安全护目镜或面罩。
    • 身体防护: 穿实验服,必要时穿防渗透围裙。
  • 操作规范:
    • 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溶剂。
    • 严禁明火、火花及高温热源(溶剂蒸气重于空气,易燃易爆)。
    • 密封储存溶剂于阴凉通风处。
    • 废液严格分类收集于专用容器,按危险废物处理规定处置。
    • 熟悉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并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如泄漏、吸入、接触)。
 

7. 典型应用场景

  • 聚合物材料(塑料、橡胶)中增塑剂、软化剂、未反应单体及低聚物的含量测定。
  • 油脂、蜡状物、石油衍生品(如润滑油添加剂)的成分分析或品质控制。
  • 食品包装材料、纺织品等产品中有机物溶出总量的评估。
  • 环境样品(土壤、沉积物)中非极性/弱极性有机污染物(如部分多环芳烃、石油烃)的提取与总量测定(常作为初级提取步骤)。
  • 中药、天然产物中脂溶性成分(如油脂、挥发油、部分苷元)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结论
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检测是评估样品中有机物组分总量的经典方法。严格遵守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并高度重视安全防护,是获取准确、可靠检测结果的基础。该方法在材料科学、化工产品、环境监测、食品药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联系我们
联系中析研究所
  • 服务热线:400-635-0567
  • 投诉电话:010-82491398
  •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5067471号-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