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评定变色检测

评定变色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5 18:14:06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评定变色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评定变色检测:原理、方法与结果解读

引言:颜色的变化蕴含信息
在质量控制、材料老化研究、化学反应监控等诸多领域,颜色的变化往往是最直观且重要的指标之一。评定变色检测便是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量化分析物体颜色随时间、环境或处理后产生的差异,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 变色检测的核心原理

变色检测基于色度学理论基础:

  • 颜色感知本质: 物体表面对入射光的反射/透射特性决定了人眼或仪器感知到的颜色。
  • 色彩空间模型: 最常用的是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 CIE L*a*b* (或 Lab) 色彩空间:
    • L*: 亮度轴 (0为黑,100为白)。
    • a*: 红绿轴 (正值偏红,负值偏绿)。
    • b*: 黄蓝轴 (正值偏黄,负值偏蓝)。
  • 色差计算: 通过公式(最常见的是 ΔE*ab)计算两个颜色样本在 Lab 空间中的欧几里得距离,量化整体颜色差异:
    ΔE\*ab = √[(ΔL\*)^2 + (Δa\*)^2 + (Δb\*)^2]
    其中 ΔL*, Δa*, Δb* 分别是两个样本在 L*, a*, b* 坐标上的差值。较小的 ΔE 值表示颜色差异小,较大的 ΔE 值表示差异显著。
 

二、 主要的变色评定方法

  1. 仪器测量法 (客观量化)

    • 核心工具: 精密的分光测色仪或色差仪。
    • 工作流程:
      • 校准: 严格按照设备说明进行校准。
      • 测量模式选择: 反射模式(不透明样品)或透射模式(透明样品)。
      • 标准光源/观察者: 选择一致的测量条件(如 D65 光源,10° 观察者)。
      • 基准样测量: 测量初始状态或标准样品,记录其 Lab 值。
      • 测试样测量: 测量待测样品(如老化后、处理后的样品),记录其 Lab 值。
      • 色差计算: 仪器自动计算并输出 ΔE*ab、ΔL*、Δa*、Δb* 等结果。
    • 优点: 高度客观、精确、可量化、可重复性好,能捕捉人眼不易察觉的微小变化。
    • 局限: 设备成本较高,对样品表面状态(平整度、光泽度、纹理)较为敏感,测量区域较小。
  2. 视觉评估法 (主观辅助)

    • 核心工具: 标准光源箱(提供稳定、均匀的标准化光源环境,如 D65)、标准灰度卡/变色卡。
    • 工作流程:
      • 环境控制: 在标准光源箱内,消除环境光干扰。
      • 样品摆放: 将基准样与测试样并排放置,背景应为中性灰。
      • 观察评估:
        • 灰度等级法: 将样品间的色差与标准灰度卡的灰色梯级进行视觉比对,确定灰度等级(如 1 级轻微,5 级严重)。
        • 参照标准法: 将样品与预先制定的实物变色标样或标准图谱进行比对。
        • 描述性记录: 详细记录变色方向(如变黄、变红、变暗、褪色等)和程度。
    • 优点: 直观,成本相对较低,尤其适用于仪器难以测量的复杂纹理或大尺寸样品。
    • 局限: 受评估者经验、视觉敏锐度、疲劳程度影响大,主观性强,重现性相对较差。通常作为仪器测量的重要补充或初步筛选。
  3. 图像分析法 (新兴趋势)

    • 核心工具: 高分辨率数码相机、稳定光照系统、专业图像处理软件。
    • 工作流程:
      • 标准化拍摄: 在严格控制的恒定光照和拍摄条件下获取样品图像。
      • 色彩校准: 使用标准色卡(如 ColorChecker)进行相机色彩校准。
      • 区域选取与分析: 在软件中选取感兴趣区域(ROI),提取其平均 RGB 值或转换为 Lab 值。
      • 色差计算: 计算基准图像与测试图像对应区域的 ΔE 值。
    • 优点: 可实现非接触测量、大面积扫描、表面纹理分析,数据可视化好。
    • 局限: 系统搭建和校准要求高,环境光控制至关重要,算法准确性依赖设备与校准。
 

三、 变色评定结果的解读与应用

  • 解读核心指标:
    • ΔE*ab: 整体色差大小。行业或企业内部通常会规定可接受的阈值(如 ΔE<1.0 人眼难察觉,ΔE=2.0-3.0 可接受范围,ΔE>5.0 差异显著)。务必参考具体标准或协议。
    • ΔL*, Δa*, Δb*: 揭示色差的方向贡献来源
      • ΔL* >0: 测试样比基准样亮(变白/漂白);ΔL* <0: 测试样比基准样暗(变黑/变深)。
      • Δa* >0: 测试样比基准样偏红;Δa* <0: 测试样比基准样偏绿。
      • Δb* >0: 测试样比基准样偏黄;Δb* <0: 测试样比基准样偏蓝。
  • 应用场景举例:
    • 产品质量控制: 批次间颜色一致性判定,原材料颜色验收。
    • 耐候老化测试: 评估材料(塑料、涂料、纺织品等)在光照、温度、湿度下的颜色稳定性(ΔE 值大小是关键指标)。
    • 化学稳定性评估: 监测化学品、药品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颜色变化,指示其稳定性或降解程度。
    • 清洁效果评估: 判断清洁过程是否导致物品褪色或变色。
    • 文物保护: 追踪文物材料随时间或处理后颜色的变化趋势。
 

四、 确保评定准确性的关键要素

  1. 样品准备一致性: 样品表面状态(清洁度、纹理、光泽)、尺寸、厚度、测量位置需保持一致。
  2. 标准化的测量环境:
    • 仪器法: 严格的设备校准,统一的光源/观察者设置。
    • 目视法: 必须在指定的标准光源箱中进行,排除环境光干扰。
    • 图像法: 恒定的光照系统,精确的相机校准。
  3. 操作规范与人员培训: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尤其对目视评估人员。
  4. 仪器维护与校准: 定期对仪器进行专业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
  5. 明确标准与阈值: 根据应用场景和行业规范,预先制定明确的可接受色差范围或评估标准。
 

结语:科学量化,精准决策
评定变色检测是连接颜色现象与科学数据的关键桥梁。通过合理选择并规范应用仪器测量、视觉评估或图像分析等方法,结合对色差值(尤其是 ΔE、ΔL、Δa、Δb)的深入解读,能够实现对材料颜色变化的精准量化与客观评定。重视测量环境标准化、操作规范化和设备维护,是获得可靠、可比数据的基础。掌握变色评定技术,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工艺、保障材料耐久性和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至关重要。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联系我们
联系中析研究所
  • 服务热线:400-635-0567
  • 投诉电话:010-82491398
  •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5067471号-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