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止端力矩检测

止端力矩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5 18:14:06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止端力矩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止端力矩检测:精准拧紧的核心保障

概念解析:螺纹紧固的核心控制参数

在螺纹紧固件装配过程中,“止端力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指标。它特指当螺栓或螺母的端面(即“止端”)与其配合的支撑面发生刚性接触并完全贴合时,克服螺纹副摩擦及端面摩擦所需施加的总力矩。这个临界点标志着紧固件轴向预紧力的建立正式开始,是连接件达到设计夹紧力的起点。精确检测止端力矩对于防止装配不足(导致松动失效)或装配过度(导致螺纹滑丝、螺栓拉断或工件压溃)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寿命。

检测原理:摩擦与接触的力学平衡

止端力矩的检测本质上是识别螺纹紧固件轴向状态转变点的力学过程:

  1. 初始阶段: 拧紧工具施加力矩,主要用于克服螺纹副间的摩擦(螺纹摩擦扭矩),使紧固件产生旋转并轴向移动(空行程)。
  2. 临界点(止端): 当螺母或螺栓头部端面与承载工作面完全接触并贴合瞬间,轴向移动停止。此时,继续增加的力矩需同时克服:
    • 螺纹摩擦扭矩 (Tth): 由螺纹接触面摩擦产生(Tth = F * (P/(2π) + μth * rth * secα))。
    • 端面摩擦扭矩 (Tb): 由螺母/螺栓头端面与支撑面摩擦产生(Tb = μb * F * rb)。
  3. 检测目标: 准确捕捉从纯空行程(仅有小部分克服螺纹摩擦)到轴向紧缩(需克服全部螺纹摩擦+新增端面摩擦)的转折点。此时的力矩值即为“止端力矩”。
 

检测方法:动态捕捉关键转折点

目前主流的止端力矩检测技术主要依赖高精度传感器和智能算法:

  1. 应变片电测法:

    • 原理: 在拧紧轴或套筒上粘贴应变片,实时测量其微小形变并转换为力矩信号。
    • 数据分析: 通过监控力矩-时间或力矩-转角曲线的斜率变化(dT/dt 或 dT/dθ)。当斜率发生显著突变(通常增大)时,即对应止端接触点。
    • 特点: 精度高、响应快,适合动态在线检测;需注意温度补偿和应变片防护。
  2. 光学/视觉测量法:

    • 原理: 利用高速相机或激光位移传感器,非接触式监测螺母/螺栓头部相对于工件表面的轴向位移。
    • 数据分析: 当轴向位移速度骤降至接近零(或位移值稳定不变)时,判定为止端接触点。结合此时刻的力矩传感器读数得到止端力矩。
    • 特点: 非接触、直观;对安装空间和视野有要求,环境光或遮挡物可能干扰。
  3. 压电/扭矩传感器法:

    • 原理: 使用内置高精度压电或应变式扭矩传感器的智能拧紧工具。
    • 数据分析: 工具内置处理器实时分析扭矩信号特征(如波动频率、上升速率),结合预设算法(如窗口滤波、差分计算)精确识别力矩曲线的拐点。
    • 特点: 高度集成化、自动化程度高,广泛用于自动化装配线;核心在于算法的鲁棒性。
 

影响因素分析:精度保障的关键考量

实现高精度止端力矩检测需严格控制以下变量:

  1. 螺纹状态: 螺纹清洁度、润滑状态(油膜厚度、均匀性)、是否存在毛刺或损伤会显著影响摩擦系数,导致止端力矩值波动。
  2. 端面质量与平整度: 螺母/螺栓头端面及工件支撑面的粗糙度、平整度、清洁度直接影响端面摩擦系数和接触均匀性。
  3. 拧紧速度: 过高速度可能因惯性或信号采集频率不足导致转折点识别滞后或遗漏;过低速度则降低效率。需优化选择。
  4. 工具性能: 传感器的精度、分辨率、采样频率以及算法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是检测可靠性的基础。
  5. 环境因素: 温度变化影响材料特性(膨胀/收缩)和润滑剂粘度,间接影响摩擦系数。
 

实施要点:构建可靠的检测流程

为确保止端力矩检测的有效性:

  1. 标准化操作: 严格规定并执行清洁、润滑、拧紧速度等工艺参数。
  2. 设备校准与维护: 定期对扭矩传感器、拧紧工具进行计量校准,保证测量基准准确。
  3. 参数设定与验证: 针对特定连接副(材质、规格、表面处理、润滑剂),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止端力矩阈值范围及检测算法参数。
  4. 过程监控与追溯: 在线检测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数据记录(力矩-时间/转角曲线)、结果判定(Pass/Fail)及数据追溯功能。
  5. 人员培训: 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需充分理解原理、影响因素和设备操作规范。
 

技术总结

止端力矩检测是现代精密装配中保障螺纹连接质量的核心技术。深入理解其物理本质(摩擦与接触的转变),掌握先进的传感方法(应变、光学、压电)和智能识别算法(力矩/位移曲线分析),并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和设备状态,是实现止端力矩精确、稳定检测的关键。唯有如此,才能为螺纹紧固件的装配质量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有效的技术保障,确保连接结构的安全可靠运行。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联系我们
联系中析研究所
  • 服务热线:400-635-0567
  • 投诉电话:010-82491398
  •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5067471号-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