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高温负荷贮存检测

高温负荷贮存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5 18:14:05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高温负荷贮存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高温负荷贮存检测:评估产品在严苛环境下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一、 核心概念与目的

高温负荷贮存检测是一种模拟极端环境条件的加速可靠性试验方法。其核心在于将被测样品(UUT)置于远高于其正常工作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持续施加其最大额定电负荷或模拟最大工作应力,并维持一段规定的时间。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 加速失效暴露: 通过高温与电应力的双重作用,加速产品内部潜在的材料劣化、化学反应(如电解液挥发、焊点蠕变、绝缘老化)及元器件性能衰退过程,使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可能需数年才出现的失效模式在较短时间内显现。
  • 评估长期可靠性: 预测产品在常温或高温环境下长期储存或工作后的性能保持能力与寿命特征。
  • 验证设计与工艺: 检验产品设计(散热、材料选择、结构强度)和制造工艺(焊接、灌封、装配)能否耐受严苛的热-电复合应力。
  • 筛选早期故障: 作为生产质量控制环节,剔除存在潜在缺陷(如虚焊、材料缺陷、工艺瑕疵)的产品,降低早期失效率。
 

二、 实施的必要性与适用场景

  • 严酷环境服役需求: 针对需在高温环境(如热带地区、工业设备内部、发动机舱旁、太阳能电站)下储存或工作的产品。
  • 长期存放稳定性要求: 评估产品在仓库储存、运输过程中经历高温后的性能和安全性。
  • 高可靠性领域: 汽车电子、航空航天设备、工业控制系统、电力设备、通讯基础设施、医疗器械等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领域。
  • 新设计与变更验证: 在新产品研发定型或对材料、设计、工艺进行重大变更后,验证其可靠性是否达标。
  • 供应链质量监控: 评估不同批次元器件或原材料在长期热应力下的性能一致性。
 

三、 关键测试方法与实施要点

  1. 测试条件设定:

    • 温度: 核心参数。通常基于产品规格书、预期使用环境、相关标准(如JEDEC JESD22-A108, IEC 60068-2-2, MIL-STD-883, AEC-Q100)设定。温度范围通常介于+55℃至+125℃甚至更高,需显著高于产品正常工作温度上限。
    • 电负荷: 施加方式包括:
      • 最大额定电压/电流: 对电源模块、转换器等施加最大额定输入/输出电压电流。
      • 最大功耗模式: 使产品运行在功耗最大的功能状态(如CPU满负载、信号满幅输出)。
      • 循环通电/断电: 模拟实际开关机工况(周期需定义)。
      • 信号激励: 对接口、传感器等施加规定的信号电平或负载。
    • 持续时间: 根据标准要求、可靠性目标(如MTBF)或风险评估确定。常见如48小时、96小时、168小时、500小时、1000小时等。时间越长,应力累积效应越显著。
    • 温变速率: 升降温速率需控制(如≤3℃/min),避免热冲击引入额外失效。
  2. 样品准备与安装:

    • 样品应为代表量产状态的产品。
    • 安装方式需模拟实际使用状态(如固定位置、方向),考虑散热条件(自然对流或受限空间)。热电偶应固定在关键发热元件或温度敏感性区域以监控实际温度。
  3. 测试执行:

    • 将样品置于高温试验箱内。
    • 按照设定程序升降温(避免热冲击)。
    • 在达到目标温度并稳定后,施加规定的电负荷并保持。
    • 持续监控样品状态(功耗、关键信号、功能是否正常)和环境参数(温度、湿度(若相关))。
    • 严格记录测试过程中的任何异常现象(如性能漂移、功能异常、异响、异味)。
  4. 测试后评估:

    • 恢复: 测试结束后,样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通常25±5℃)恢复足够时间(如1-4小时)。
    • 外观检查: 仔细检查外壳、连接器、元器件有无变形、开裂、熔融、鼓包、变色等物理损伤。
    • 电气性能测试: 进行全面电气参数和功能测试,与测试前数据进行对比。关注关键参数(如输出电压精度、功耗、信号幅度、时序、通信误码率)是否超出规格限。
    • 非破坏性分析 (NDA): 可能包括X光检查(看内部结构、焊点)、声学扫描显微镜(CSAM,看分层)。
    • 破坏性物理分析 (DPA): 对失效或临界样品进行解剖,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手段定位失效点并分析失效机理(如金属迁移、键合断裂、塑封料裂解)。
 

四、 常见失效模式与机理剖析

在高温负荷贮存条件下,产品可能暴露的典型失效模式及其根源包括:

  • 电解电容性能退化/失效: 电解液高温挥发损耗导致容量下降、ESR升高甚至开路/短路。
  • 焊点疲劳与开裂: 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差异(CTE Mismatch)导致的热机械应力,在长期高温下引发蠕变,最终导致焊点裂纹、断裂(尤其BGA、QFN)。
  • 塑封半导体器件损伤: 高温加速湿气渗透,在恢复时“爆米花效应”导致内部开裂或键合失效;塑封料自身老化、裂解。
  • 磁性元件性能下降: 磁芯材料高温饱和特性变化、绕组绝缘老化。
  • 连接器/触点劣化: 接触件表面氧化加剧、弹性元件应力松弛导致接触电阻增大、接触不良。
  • 绝缘材料老化: PC板材、线缆绝缘层、变压器层间绝缘等高温下电气强度下降、机械性能变脆(如黄变、开裂),引发漏电、短路或电弧。
  • 半导体参数漂移: MOSFET导通电阻增大、双极性器件增益下降、二极管漏电流增加等。
  • 热管理失效: 导热材料(硅脂、垫片)老化干涸导致热阻增大,使得关键元件实际温度超出设计预期,加速前述失效。
 

五、 结论与核心价值

高温负荷贮存检测是评估产品长期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的关键手段之一。通过精心设计测试条件(温度、负荷、时间),模拟最严苛的热-电叠加应力场景,它能有效地:

  • 揭示潜在缺陷: 在产品量产或交付前暴露设计、材料、工艺方面的薄弱环节。
  • 量化可靠性水平: 为预测产品寿命和失效率提供重要依据。
  • 降低现场失效风险: 通过筛选和设计改进,显著降低产品在客户端的故障率,提升品牌声誉和用户满意度。
  • 指导设计与选材: 为优化热设计、选择耐高温材料和更可靠的元器件提供直接反馈。
 

六、 典型应用示例

  • 车载电子控制单元: 模拟发动机舱内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验证ECU在满负荷计算与控制输出时的稳定性。
  • 数据中心电源模块: 评估服务器电源在满载运行且环境温度达到上限时的转换效率、输出电压稳定性及关键电容寿命。
  • 光伏逆变器: 在高温(如+85℃)下持续满功率运行,检测散热系统有效性、功率器件结温及磁性元件温升是否超标。
  • 工业传感器: 在高温环境中施加额定激励和负载,考核其信号输出精度漂移、绝缘性能及长期密封可靠性。
 

该试验是保障产品在预期寿命内稳定、可靠运行不可或缺的验证环节,其结果对产品质量提升与风险管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联系我们
联系中析研究所
  • 服务热线:400-635-0567
  • 投诉电话:010-82491398
  •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5067471号-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