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可溶性有害元素(可溶性锑、砷、钡、镉、铬、铅、汞和硒)检测

可溶性有害元素(可溶性锑、砷、钡、镉、铬、铅、汞和硒)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5 18:13:59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可溶性有害元素(可溶性锑、砷、钡、镉、铬、铅、汞和硒)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可溶性有害元素(锑、砷、钡、镉、铬、铅、汞、硒)检测技术解析

可溶性有害元素的检测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工业品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尤其针对锑(Sb)、砷(As)、钡(Ba)、镉(Cd)、铬(Cr)、铅(Pb)、汞(Hg)和硒(Se)等八种高毒性元素。这些元素以可溶态存在时更易被生物体吸收,通过食物链累积可导致慢性中毒、器官损伤及致癌风险。检测聚焦于模拟人体胃酸环境(pH 1.0-1.5)下的溶解态含量,区别于总量检测,能更精准评估实际暴露风险。当前全球法规如欧盟REACH、中国GB系列标准均将其列为强制性管控项目,覆盖玩具、电子电器、食品包装等民生领域。

核心检测项目与危害关联

检测覆盖八大高风险元素:

  • 可溶性锑:主要来自阻燃剂,诱发肺部和心血管疾病
  • 可溶性砷:饮用水常见污染物,与皮肤癌强相关
  • 可溶性钡:工业废水残留,导致肌肉麻痹和心律异常
  • 可溶性镉/铅:玩具涂料高危成分,造成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 可溶性铬(VI):电镀行业副产物,强致敏及致癌物质
  • 可溶性汞/硒:电子废弃物溶出物,引发肾衰竭和脱发

主流检测方法与技术原理

检测需经酸性浸提仪器分析两阶段:

  1. 样品前处理:采用0.07mol/L盐酸溶液(37±2℃震荡1小时),模拟胃液溶解可溶态组分
  2. 仪器检测技术
    •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出限低至0.01μg/L,适用痕量多元素同步分析
    • AAS(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法检测镉/铅(精度0.1mg/kg),氢化物法测砷/硒
    • UV-Vi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针对六价铬的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反应

国际权威检测标准体系

检测流程严格遵循以下标准:

标准体系 核心标准号 管控限值(mg/kg)
欧盟EN 71-3 EN 71-3:2019+A1:2021 As≤0.2, Cd≤0.6, Hg≤0.5
中国国标 GB 6675.4-2014 Sb≤0.06, Cr≤0.02, Pb≤0.05
美国ASTM ASTM F963-17 Ba≤25, Se≤0.5

注:实际限值随材料类别(涂层/塑料/液体)动态调整,硒在电子材料中限值通常严控至0.1ppm

质量保障关键控制点

为确保数据可靠性需执行:

  • 空白对照:每批次检测同步进行试剂空白试验
  • 加标回收:回收率需满足80%-120%接受范围
  • 质控样验证:采用NIST标准物质(如SRM 1640a)校准仪器
  • 浸提液pH监控:偏差超过±0.2需重新处理样品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联系我们
联系中析研究所
  • 服务热线:400-635-0567
  • 投诉电话:010-82491398
  •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5067471号-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