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有害元素的检测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工业品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尤其针对锑(Sb)、砷(As)、钡(Ba)、镉(Cd)、铬(Cr)、铅(Pb)、汞(Hg)和硒(Se)等八种高毒性元素。这些元素以可溶态存在时更易被生物体吸收,通过食物链累积可导致慢性中毒、器官损伤及致癌风险。检测聚焦于模拟人体胃酸环境(pH 1.0-1.5)下的溶解态含量,区别于总量检测,能更精准评估实际暴露风险。当前全球法规如欧盟REACH、中国GB系列标准均将其列为强制性管控项目,覆盖玩具、电子电器、食品包装等民生领域。
检测覆盖八大高风险元素:
检测需经酸性浸提和仪器分析两阶段:
检测流程严格遵循以下标准:
标准体系 | 核心标准号 | 管控限值(mg/kg) |
---|---|---|
欧盟EN 71-3 | EN 71-3:2019+A1:2021 | As≤0.2, Cd≤0.6, Hg≤0.5 |
中国国标 | GB 6675.4-2014 | Sb≤0.06, Cr≤0.02, Pb≤0.05 |
美国ASTM | ASTM F963-17 | Ba≤25, Se≤0.5 |
注:实际限值随材料类别(涂层/塑料/液体)动态调整,硒在电子材料中限值通常严控至0.1ppm
为确保数据可靠性需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