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碎石及卵石检测

碎石及卵石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7 19:02:48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碎石及卵石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碎石及卵石检测的重要性

碎石和卵石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骨料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路基、堤坝等工程中,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安全性。为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要求,需通过科学检测手段对其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进行全面评估。检测内容涵盖颗粒级配、含泥量、压碎指标、坚固性等关键参数,并通过标准化方法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主要检测项目

碎石及卵石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颗粒级配分析:通过筛分试验确定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比例,确保满足工程对骨料密实度和空隙率的要求。

2.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检测材料中黏土、粉尘等杂质的含量,避免其对水泥水化反应及混凝土强度的负面影响。

3. 压碎指标:评估碎石抵抗外力破碎的能力,反映其机械强度。

4. 坚固性试验:模拟长期环境作用(如冻融、盐蚀)下骨料的稳定性。

5. 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测定材料的质量与体积关系,为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6. 有机物含量:检测是否含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机杂质。

7. 针片状颗粒含量:控制骨料形状,避免影响混凝土流动性及强度。

常用检测方法

针对不同检测项目,需采用标准化试验方法:

1. 筛分法(颗粒级配):使用标准筛组进行逐级筛分,计算各粒径区间占比。

2. 水洗法(含泥量):通过淘洗、干燥后称重确定杂质含量。

3. 压力试验(压碎指标):将试样置于压力机中加载至破坏,计算压碎后细颗粒占比。

4. 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法(坚固性):模拟多次冻融循环,测定质量损失率。

5. 比重瓶法(表观密度):利用液体置换原理精确测定材料密度。

检测标准与规范

碎石及卵石检测需遵循以下国内外标准:

1. 国家标准: - GB/T 14685-2022《建设用卵石、碎石》 - 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2. 国际标准: - ASTM C33/C33M(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 - EN 12620:2002(欧洲骨料标准)

3. 行业规范: -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 251-2015)

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选择仪器设备、控制试验条件(如温度、加载速率)并记录数据,确保检测报告的权威性和可追溯性。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