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材料检测
离心保水率检测

离心保水率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8 10:04:05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离心保水率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离心保水率检测方法

1. 检测目的

离心保水率是衡量高吸水性材料(如高吸水性树脂、水凝胶、医用敷料、卫生用品芯体、农林保水剂等)在承受特定离心力作用下,保持其吸收液体能力的核心指标。本方法旨在通过标准化的离心操作,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受到的挤压或重力作用,定量测定其在此条件下的保水性能,为材料研发、质量控制和产品应用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2. 检测原理

本方法基于离心分离原理:

  1. 饱和吸收: 被测材料在特定溶液中(通常为生理盐水或去离子水)达到饱和吸收状态。
  2. 离心脱水: 将饱和吸收的材料置于离心机中,施加特定大小和时间的离心力。
  3. 重力模拟: 离心力产生的加速度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环境(如受压、人体活动、重力作用)下受到的力。
  4. 保水计算: 离心后,材料中未被离心力脱出的液体质量与其干态质量的比值,即为该离心条件下的保水率。
 

3. 仪器设备

  • 分析天平: 精度不低于 0.0001 g,用于精确称量样品干重、湿重及离心后质量。
  • 恒温干燥箱: 温度控制范围室温至 150°C,精度 ±2°C,用于烘干样品至恒重。
  • 离心机: 最大相对离心力 (RCF) 不低于 2000 × g (约 3000 rpm,视转子半径而定),配备可容纳样品容器(如离心管)的转子。转速或 RCF 需精确可控、可调。
  • 样品容器: 耐离心力的容器,如带盖离心管(如 50 mL 规格)、尼龙网袋(需保证网孔足够小,防止样品漏出)等。
  • 烧杯/容器: 用于盛装吸收溶液。
  • 计时器: 用于控制离心时间。
  • 镊子/工具: 用于夹取样品,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影响称量。
  • 干燥器: 用于冷却干燥后的样品。
 

4. 试剂与材料

  • 吸收溶液: 通常使用 0.9% (w/v) 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或 去离子水。选择依据应参照材料最终应用场景或相关技术规范。
  • 滤纸或无纺布: 用于吸除样品表面残留的游离液滴(如使用网袋法时)。
 

5. 样品准备

  1. 取样: 从待测材料中均匀、有代表性地取样。
  2. 预处理: 若样品为片状、块状或成型制品,需将其剪裁或切割成大小合适的碎片或颗粒(确保能完全浸入吸收液,且离心时在容器内分布均匀)。粉状样品可直接使用。
  3. 称干重 (m₁):
    • 取适量预处理后的样品放入已恒重的样品容器(如离心管或已知质量的网袋)中。
    • 将容器(含样品)置于 (105 ± 2)°C 的恒温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通常 4-6 小时或依据材料特性确定)。
    • 取出容器,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 30 分钟)。
    • 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量容器和干燥样品的总质量,记为 W₁。
    • 样品的干重 m₁ = W₁ - W₀ (g),其中 W₀ 为容器(空)的恒重质量。
 

6. 检测步骤

  1. 饱和吸收:
    • 将装有干燥样品 (m₁) 的容器浸入足量的吸收溶液中(温度通常为室温,如 (23±2)°C)。
    • 确保样品完全浸没,无气泡残留。
    • 静置吸收足够长时间(通常 30 分钟至数小时,依据材料吸水速率确定),直至样品达到饱和状态(不再明显增重)。
  2. 沥干/移除游离液 (可选,视方法而定):
    • 离心管法: 将饱和吸收后的样品连同容器(离心管)从溶液中取出,垂直悬空静置一段时间(如 1-3 分钟),让多余游离液自然流下(避免剧烈晃动)。
    • 网袋法: 将饱和吸收的样品(在网袋内)从溶液中取出,悬挂沥干至无连续液滴滴下(通常 1-5 分钟)。可用滤纸或无纺布轻轻按压或吸除网袋表面明显的游离液滴(注意避免吸走样品内部水分)。
  3. 离心前称湿重 (m₂):
    • 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量容器(离心管或网袋)和饱和吸收后样品的总质量,记为 W₂。
    • 饱和样品的湿重 m₂ = W₂ - W₀ (g)。
  4. 离心脱水:
    • 将装有饱和样品的容器小心放入离心机的对称转子孔位中(必须精确配平,确保对称位置样品的总质量差在允许范围内,通常 ≤ 0.1 g)。
    • 按照设定的 离心力 (RCF)离心时间 启动离心机。典型条件举例: RCF = 1500 × g,时间 = 20 分钟(具体参数应依据材料特性和应用需求或相关标准确定)。
    • 离心结束后,小心取出样品容器。
  5. 离心后称重 (m₃):
    • 离心管法: 立即倒掉离心管底部积聚的液体(此液体为被脱出的部分)。用滤纸小心吸干离心管内壁和盖子上可能残留的液滴(避免触及样品)。精确称量容器和离心后样品的总质量,记为 W₃。离心后样品的质量 m₃ = W₃ - W₀ (g)。
    • 网袋法: 立即将网袋(含样品)从容器中取出(如有容器)。用滤纸或无纺布轻轻吸除网袋外表面可能残留的液滴(避免触及样品或挤压)。精确称量网袋和离心后样品的总质量,记为 W₃。离心后样品的质量 m₃ = W₃ - W₀ (g),其中 W₀ 是网袋的恒重质量。
 

7. 结果计算

离心保水率 (Centrifuge Retention Capacity, CRC) 的计算公式为:

CRC (g/g) = (m₃ - m₁) / m₁

  • CRC:离心保水率,单位为克液体/克干材料 (g/g)。
  • m₃:离心脱水后样品和容器(或网袋)的总质量减去容器(或网袋)的恒重质量 (g),即离心后样品中实际保留的液体和干物质的总质量。
  • m₁:样品的干重 (g),即原始干物质的质量。
 

关键点: (m₃ - m₁) 代表了离心后样品中保留的液体质量。将其除以干重 m₁ 即得到单位质量干材料在经受特定离心力后所能保持的液体质量。

8. 数据记录与报告

检测报告应清晰、完整地包含以下信息:

  • 被测材料描述(类型、形态、来源批次等)。
  • 采用的吸收溶液种类(如 0.9% NaCl 溶液)。
  • 吸收时的温度和时间。
  • 离心条件:离心力 (RCF,单位 × g) 和离心时间 (min)。
  • 样品干重 (m₁)。
  • 饱和吸收后湿重 (m₂)。
  • 离心脱水后质量 (m₃)。
  • 计算得到的离心保水率 (CRC),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或两位(根据精度要求)。
  • 平行测定次数及各次结果(通常要求平行测定三次)。
  • 检测日期、环境温度、湿度(如有要求)。
  • 操作人员签名。
 

典型数据记录表示例:

项目 单位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平均值
干重 (m₁) g 0.5012 0.4998 0.5025 -
饱和湿重 (m₂) g 32.158 32.021 32.310 -
离心后重 (m₃) g 28.753 28.642 28.892 -
CRC (g/g) g/g 56.42 56.37 56.52 56.44
应用领域   卫生用品 卫生用品 卫生用品  

注:上表仅为示例,实际数据取决于样品性质及测试条件。

9. 注意事项

  1. 精确称量: 所有称量步骤必须使用高精度分析天平,并确保样品冷却至室温。
  2. 饱和吸收: 确保样品达到真正饱和,吸收时间需足够。可通过间隔称重确认是否不再增重。
  3. 游离液去除: 沥干或吸除游离液的操作必须一致且轻柔,避免人为挤压导致水分流失或操作差异引入误差。方法选择(离心管法 vs 网袋法)及操作细节需在报告中说明。
  4. 离心配平: 离心前精确配平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离心机震动、损坏,甚至安全事故,并影响结果准确性。
  5. 离心条件: 使用的离心力 (RCF) 和离心时间必须严格、明确地规定,并保持一致。RCF 比转速 (rpm) 更科学(因与转子半径无关),应优先报告 RCF。确保离心机达到设定转速后才开始计时。
  6. 离心后操作: 离心后应尽快进行称量,防止样品在空气中蒸发水分或继续吸收环境湿气。
  7. 容器恒重: 容器(离心管或网袋)必须干燥至恒重,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清洁干燥。
  8. 平行试验: 每个样品应进行至少三次平行测定,报告平均值及相对标准偏差 (RSD),以评估结果的精密度。
  9. 温度影响: 吸收和离心操作的环境温度应尽量控制一致(如 (23±2)°C),温度变化可能影响吸水速率和保水性能。溶液温度也需注明。
  10. 样品代表性: 确保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对于非均质材料。
  11. 离心机选择: 使用适用于该 RCF 范围和样品体积的医用或实验室离心机,确保安全可靠。工业用大型离心机可能不适用。
 

10. 典型应用领域

离心保水率是评价以下材料性能的关键指标:

  • 卫生用品: 婴儿纸尿裤、女性卫生巾、成人失禁护理用品中的吸收芯体材料(绒毛浆、高吸水性树脂)。
  • 医用材料: 水凝胶伤口敷料、止血材料。
  • 农林园艺: 土壤保水剂、植物栽培基质。
  • 工业领域: 电缆阻水带、膨胀止水条、防水密封材料中的吸水性组分。
  • 功能性材料研究: 新型高吸水性聚合物、水凝胶的开发与性能表征。
 

结论

离心保水率检测是一种标准化、可重复性强的实验方法,能够客观反映高吸水性材料在承受特定外力(模拟实际挤压或重力)作用下的实际保水能力。严格遵守本方法规定的操作步骤、仪器参数和注意事项,对于获得准确、可靠、可比较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对材料性能评估、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检测热点
2025-07-25
2025-07-25
2025-07-25
2025-07-25
2025-07-25
2025-07-25
2025-07-25
最新检测
联系我们
联系中析研究所
  • 服务热线:400-635-0567
  • 投诉电话:010-82491398
  •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5067471号-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