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微体古生物鉴定检测

微体古生物鉴定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24 16:11:32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微体古生物鉴定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微体古生物鉴定检测的学科价值与应用领域

微体古生物鉴定检测是地质学与古生物学交叉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主要通过对沉积岩、海洋沉积物等介质中保存的微小生物化石进行系统性分析与鉴定。这类生物化石通常指粒径小于1毫米的有机或无机壳体遗存,包括有孔虫、介形虫、放射虫、钙质超微化石等类群。因其分布广泛、演化迅速且对古环境高度敏感的特点,微体古生物鉴定在油气勘探、古气候重建、地层划分、环境演变研究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现代检测技术结合多学科交叉方法,使微体化石成为解读地球46亿年生命演化史和地质历史变迁的"精密罗盘"。

核心检测项目体系

1. 有孔虫鉴定分析
重点检测壳体形态学特征(包括房室排列、壳壁结构)、化学元素组成(CaCO3含量、Sr/Ca比值)及稳定同位素特征(δ18O、δ13C),适用于古水深恢复和古温度重建。

2. 介形虫种属鉴别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壳体微细结构(网纹装饰、毛细孔分布),结合壳体几何形态参数(长宽比、铰合构造),建立生物地层年代框架。

3. 钙质超微化石检测
采用偏光显微镜识别颗石藻类化石的晶体排列方式,检测方解石片晶的消光特性,应用于白垩系地层高精度划分。

前沿检测技术方法

1. 显微CT三维重建技术
运用X射线断层扫描(分辨率达0.5μm)实现化石内部结构无损解析,特别适用于固结岩样中的化石提取与形态复原。

2. 激光剥蚀质谱分析(LA-ICP-MS)
通过微区元素成像技术,检测壳体微量元素(Mg/Ca、Ba/Ca)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生物生长周期的环境变化记录。

3. 分子化石检测技术
采用GC-MS联用仪检测沉积物中甾烷、藿烷等生物标志物,突破实体化石保存局限,拓展古生物群落研究维度。

国际通用检测标准体系

1. ISO 14688-1:2017
地质样品前处理规范,规定酸处理(10%盐酸)、超声波清洗(40kHz)和筛分(63μm网孔)等标准化流程。

2. ASTM D5777 标准指南
建立有孔虫氧同位素测试的质量控制体系,要求δ18O测试精度≤0.08‰(1σ),仪器需通过NBS-19标准物质校准。

3. 中国地质行业标准DZ/T 0276.3-2015
明确介形虫鉴定中形态测量参数的统计要求,规定壳体长度测量误差应控制在±2μm范围内,需使用经计量认证的显微测微系统。

通过上述检测项目与方法的标准实施,微体古生物鉴定检测已形成从样品制备、数据采集到结果解释的全链条质量控制体系,为地球科学研究和能源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