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氟化钙,CaF₂)作为重要的工业矿物原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其品质直接影响下游产品的性能,因此对萤石成分与物理性质的检测至关重要。常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氟化钙含量、二氧化硅含量、硫磷杂质、粒度分布及物理性能指标等。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需采用国际或行业公认的检测方法,并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
萤石检验的核心项目可分为化学成分检测与物理性能检测两大类:
1. 化学成分检测:氟化钙(CaF₂)主含量、二氧化硅(SiO₂)、硫(S)、磷(P)、碳酸盐等杂质含量;
2. 物理性能检测:粒度分布、堆积密度、水分含量、硬度及颜色等外观指标。
针对不同检测项目,常用方法包括:
1.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快速测定萤石中CaF₂、SiO₂等主次成分含量;
2. 化学滴定法:通过酸碱滴定或EDTA络合滴定精确测定氟化钙含量;
3. 重量分析法:用于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通过酸溶后高温灼烧残渣计算;
4. 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检测硫、磷等微量元素;
5. 激光粒度仪/筛分法:分析萤石粉体粒度分布。
国际及国内主要参考标准包括:
1. GB/T 5195.1-2017:中国国家标准,规定萤石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2. ASTM E1915-2019: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涵盖萤石中氟化钙测定方法;
3. ISO 9681:2020: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萤石检测通用规范;
4. 行业特定标准:如冶金级萤石需符合YS/T 521.1-2009的粒度与纯度要求。
实际检测中需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对应标准,并通过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样品验证等方法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