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光源显色性检测

光源显色性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23 15:55:34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光源显色性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光源显色性检测的重要性

光源显色性是指光源对物体真实颜色的还原能力,直接影响人眼对色彩的主观感受。无论是室内照明设计、影视拍摄、商品展示,还是工业检测领域,显色性都是衡量光源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随着LED技术的普及和照明需求的多样化,显色性检测已成为灯具生产、质检及使用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流程。通过科学检测,不仅能确保光源符合应用场景的视觉要求,还能避免因色偏导致的视觉疲劳或产品质量误判。

光源显色性检测的核心项目

光源显色性检测主要围绕以下关键指标展开:

1. 显色指数(CRI, Color Rendering Index):国际通用的显色性评价指标,通过对比8种标准色样的颜色在待测光源与参考光源下的差异,计算Ra值(平均显色指数)。Ra值越接近100,显色性越优。

2. 特殊显色指数(R9):反映光源对深红色的还原能力,尤其在医疗、食品等行业具有特殊意义。传统CRI未包含R9的独立评价,需单独检测。

3. 色保真度(Rf)与色域度(Rg):基于ANSI/IES TM-30标准的进阶指标,Rf评估颜色保真性,Rg衡量色域扩展能力,可更全面反映光源显色特性。

光源显色性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的选择需结合光源类型与测试目的,常见方法包括:

1. 光谱辐射法:利用分光辐射亮度计或光谱仪测量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SPD),结合CIE标准色样数据,计算显色指数及其他参数。该方法精度高,适用于实验室级检测。

2. 积分球系统:将光源置于积分球内,通过光电探测器采集光通量并分析光谱,可同步测试显色性、色温、光效等指标,广泛应用于生产线质检。

3. 标准色样比对法:在特定环境下,使用标准色卡(如孟塞尔色卡)与待测光源照射下的实际颜色进行目视或仪器比对,适用于现场快速评估。

4. 光谱成像技术:结合高分辨率相机与多光谱分析,生成二维显色性分布图,适用于大范围照明场景(如舞台灯光、建筑照明)的显色均匀性检测。

光源显色性检测标准

全球范围内主流的检测标准包括:

1. CIE 13.3-1995: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发布的显色指数计算方法标准,定义了Ra值的计算流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准。

2. ANSI/IES TM-30-20: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推出的TM-30标准,引入Rf(色保真度)和Rg(色域度)双指标,支持99组色样分析,显著提升评估全面性。

3. GB/T 5702-2019: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光源显色性测量方法,兼容CIE 13.3并强化了对LED光源的适应性要求。

4. IEC 62985:2019:国际电工委员会针对室内LED灯具的显色性测试规范,强调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色彩表现一致性。

检测时需根据产品用途选择对应标准,例如影视照明需满足CRI≥90且R9>50,而工业检测可能要求Rf>85且色差ΔE<3。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