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介质吸收检测

介质吸收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5 18:14:09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介质吸收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介质吸收检测:揭示绝缘材料的“记忆”效应

—— 介质吸收现象揭秘

在电气工程和电子材料领域,介质吸收(Dielectric Absorption, DA)是一个关键但常被忽视的材料特性。它描述了绝缘介质(电介质)在经历充电和放电过程后,其内部电荷重新分布并缓慢释放的现象。简单来说,当对电容器(其核心由电介质构成)进行放电至外部为零电压后,断开电路,其两端电压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回升,仿佛材料“记住”了之前的部分电荷。这种“记忆效应”即为介质吸收。

介质吸收本质上源于电介质材料的极化弛豫特性。在施加电场时,介质内部存在多种极化机制(如电子位移极化、离子极化、偶极子转向极化、空间电荷极化等)。当电场快速移除时,并非所有极化都能瞬间完全消失。那些响应速度较慢的极化机制(如偶极子转向和空间电荷迁移)需要时间恢复到无规则状态,导致电荷在材料内部陷阱或界面处滞留,随后缓慢释放,从而在其两端产生恢复电压。

—— 检测原理与方法

介质吸收检测的核心在于量化这种电荷滞留和缓慢释放的程度。测量通常遵循以下原理和标准步骤:

  1. 充电阶段: 将待测电容器(或电介质样品)在特定温度下,施加一个恒定的直流电压(Vc)进行充电,充电时间(tc)需足够长(标准如1分钟),确保介质内部达到或接近极化饱和状态。
  2. 短路放电阶段: 充电完成后,迅速将电容器两端短路一个精确设定的时间(td,标准如10秒或更短)。此阶段旨在快速移除电极上的自由电荷(储存的能量)。
  3. 开路恢复阶段: 移除短路,让电容器保持开路状态一段时间(tr,标准如15分钟或1小时)。此时,内部滞留的电荷开始缓慢释放,导致电容器两端电压逐渐上升。
  4. 测量恢复电压: 在设定的恢复时间(tr)结束后,精确测量电容器两端的剩余电压(Vr)。
 

介质吸收系数(DA Coefficient, DAC) 是量化该现象最常用的参数,其计算公式为:
DAC = (Vr / Vc) * 100%

其中:

  • Vc 是初始充电电压
  • Vr 是经过规定放电时间和恢复时间后测得的恢复电压
 

DAC值越高,表明材料的介质吸收效应越强,电荷滞留越严重。

关键检测要素:

  • 精确计时: 充电、放电、恢复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 高精度测量: 电压测量需要高输入阻抗、低偏置电流的静电计或数字万用表。
  • 环境控制: 温度对极化过程有显著影响,测试通常在标准室温或特定温度下进行。
  • 屏蔽: 测试系统需良好屏蔽,避免环境电磁干扰影响微小电压的测量。
  • 样品制备: 对于非电容器形式的材料,需要使用标准电极系统(如三电极系统)制作测试样品。
 

—— 工业应用与关键意义

介质吸收检测对于评估和选择电子材料、设计高性能电子器件至关重要,尤其在以下领域:

  1. 精准电容器选型:

    • 精密模拟电路: 积分器、采样保持电路、峰值检波器等需要快速准确充放电的应用中,高介质吸收的电容器会导致信号失真、电压漂移(记忆效应)和保持误差。低DA电容器(如聚苯乙烯、聚丙烯)是首选。
    • 定时电路: DA会导致定时不准确。
    • 能量存储: 高DA意味着部分储存的能量无法在放电瞬间被有效利用,降低了实际可用能量。
  2. 印制电路板(PCB)基材评估:

    • 高频高速数字电路(如射频、微波、高速数字信号传输)对PCB基板材料的介电性能要求极高。高介质吸收会增加信号损耗、引起码间干扰(ISI)、降低信号完整性,特别是在高速脉冲信号下。低DA材料对于保证信号质量至关重要。
  3. 绝缘材料性能表征:

    • 评估电机绕组绝缘、电缆绝缘、变压器绝缘纸等材料的极化特性和介电损耗。较高的DA可能关联着材料老化、杂质含量或内部结构不均匀性。
  4. 材料研究与开发:

    • 为开发新型低损耗、高频稳定性的电介质材料提供关键的评估指标。理解材料的DA行为有助于优化材料配方和加工工艺。
 

—— 影响介质吸收的关键因素

材料的介质吸收程度受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

  • 材料类型: 不同材料极化机制不同。含极性分子(如聚酯薄膜PET、电解电容中的氧化膜)、离子(如陶瓷电容中的钛酸钡)或易形成空间电荷的材料(如纸质、油浸纸)通常具有较高的DA值。非极性材料(如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四氟乙烯PTFE)DA值很低。
  • 材料结构与纯度: 杂质、缺陷、晶界、非晶区等都会成为电荷陷阱,增强空间电荷极化,导致DA升高。更纯净、结构更均匀的材料DA较低。
  • 温度: 温度升高会加速极化弛豫过程。对于某些材料,温度升高可能先使DA增大(松弛过程被激活),而后再减小(热运动加剧使极化更难维持)。测试通常在标准温度(如23°C或25°C)下进行以保证可比性。
  • 外加电场强度: 非常高的电场可能导致非线性效应或电导增加,影响DA测量结果。标准测试通常在低于材料击穿场强的适中电压下进行。
  • 频率(隐含): 虽然DA测试是直流方法,但它反映了材料在低频(接近直流)下的极化行为。材料的低频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与DA密切相关。
 

—— 结论

介质吸收检测是揭示电介质材料内部极化弛豫行为和电荷存储特性的关键手段。通过精确测量介质吸收系数(DAC),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能够:

  • 评估材料的介电性能,特别是其滞后特性和能量滞留倾向。
  • 为高精度模拟电路、高速数字电路、能量存储系统等关键应用选择最合适的电容器和绝缘材料。
  • 指导新材料的研发,推动高性能、低损耗电介质技术的进步。
 

理解并有效控制介质吸收效应,是提升电子系统性能、可靠性和信号完整性的重要基础。该检测方法标准化程度高,结果直观可比,是电子元器件制造、材料科学和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联系我们
联系中析研究所
  • 服务热线:400-635-0567
  • 投诉电话:010-82491398
  •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5067471号-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