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项目 > 其他
老练后电测试检测

老练后电测试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25 18:14:09

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在老练后电测试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客户为中心,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检测、分析、还原等一站式服务,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

老化后电性检测:确保电子器件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在电子器件的生产流程中,老化筛选(Burn-in)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艺步骤。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模拟器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经历的严苛条件(如高温、高电压、持续工作负载),加速潜在缺陷的暴露。而紧随老化过程之后进行的老化后电性检测(Post-Burn-in Electrical Test),则是评估老化效果、剔除失效品、最终确认器件可靠性与功能完整性的决定性检验关口

老化筛选的目的与意义

电子器件在早期使用阶段存在较高的失效率,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早期失效”(Infant Mortality)。造成早期失效的原因多源于制造过程中的潜在缺陷,如微小的材料瑕疵、微弱的焊接连接、栅氧层弱点等。这些缺陷在常规的出厂测试下可能并不显现,但在实际应用的应力作用下会迅速恶化导致器件失效。

老化筛选通过在受控环境下主动施加电应力和热应力,加速这些潜在缺陷的失效进程,使那些存在“先天不足”的器件在出厂前就被识别并淘汰。其核心目标是:

  1. 剔除早期失效品: 清除存在潜在制造缺陷的器件。
  2. 稳定器件性能: 使器件经历初始应力后进入相对稳定的“偶然失效期”。
  3. 提高长期可靠性: 显著降低用户端在使用初期的故障率,提升产品声誉。
 

老化后电性检测的核心流程与内容

老化过程完成并冷却后,器件会被立即转移到电性测试区域进行老化后电性检测。这一步骤绝非简单的重复老化前测试,而是具有特定的验证目标和更为严格的评判标准:

  1. 基础电性能复测 (Parametric Test Re-run):

    • 目的: 验证老化应力是否导致器件的基础电参数(如静态功耗电流、输入漏电流、输出驱动电平、转换时间等)发生了超出规格的漂移或退化。
    • 方法: 执行与老化前相同或更全面的直流(DC)参数测试。
    • 重要性: 任何参数的显著劣化都预示着器件可能存在可靠性风险或功能异常。
  2. 功能性全面复测 (Functional Test Re-run):

    • 目的: 确保器件在经历了老化应力后,其逻辑功能、时序特性、存储器读写操作等核心功能依然完全正确,符合设计规范。
    • 方法: 使用完备的功能测试向量(Test Vectors)对器件进行详尽的测试,覆盖所有设计功能和操作模式。测试速度通常与实际应用速度一致或更快。
    • 重要性: 老化过程可能导致内部逻辑状态的异常翻转、时序路径的延迟增大或其他功能错误,必须被准确捕捉。
  3. 潜在失效模式专项检测 (Targeted Failure Mode Detection):

    • 目的: 针对老化过程中特别容易诱发的特定失效模式进行增强检测。例如:
      • 栅氧完整性测试: 施加特定应力模式检测薄栅氧层是否出现经时击穿(TDDB)的早期迹象或漏电增大。
      • 热载流子注入效应检测: 通过特定偏置条件测试器件的跨导退化、阈值电压漂移等。
      • 电迁移/接触电阻监测: 对关键电源/地网络和信号路径进行电阻测量,检查连接点是否存在劣化。
    • 方法: 采用专门的测试算法、高压应力或高精度测量技术。
    • 重要性: 这些专项测试能有效识别老化过程中引发的、可能导致器件在后续使用中提前失效的深层隐患。
  4. 数据对比与失效分析 (Data Comparison & Failure Analysis Trigger):

    • 目的: 将老化后测试结果与老化前数据进行精确比对。识别出哪些器件在老化后参数漂移超出允许范围、功能出现错误或在专项测试中不合格。
    • 方法: 自动化测试系统记录并对比所有关键测试点的数据。对失效器件进行标记、分类和初步隔离。
    • 重要性: 精确的数据对比是筛选失效品的关键。同时,失效数据的统计和初步分类为后续深入的失效分析(FA)提供方向和依据,有助于追溯制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执行要点与注意事项

  • 时效性: 老化后测试应尽快进行,避免器件脱离应力环境后潜在缺陷出现暂时性“恢复”而导致漏检。
  • 环境控制: 测试环境(主要是温度)需保持稳定,确保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可比性。
  • 设备校准与维护: 测试设备(如自动化测试机台、探针台、温控装置)必须定期校准和维护,保证测试精度。
  • 测试程序严谨性: 测试程序需覆盖所有关键参数和功能,边界条件设置得当,具有足够的故障覆盖率。
  • 数据完整性: 必须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完整记录每个器件老化前后的所有测试数据、测试条件、失效信息等,确保全程可追溯。
  • 失效分析联动: 对老化后测试中发现的失效器件,应及时进行失效分析,查找根本原因,反馈至设计和制造环节,实现质量闭环控制。
 

结论

老化后电性检测是连接老化筛选工艺与最终产品交付的核心质量闸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再测一次”,而是通过系统性地验证器件在承受加速应力后的电性表现和功能完整性,确保只有那些成功通过老化考验、展现出稳定可靠性能的器件才能被放行。其严谨的执行、全面的覆盖和精准的分析,对于提升电子产品的出厂质量、降低用户端早期失效率、保障产品长期可靠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是实现电子产品高可靠性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检测资质
CMA认证

CMA认证

CNAS认证

CNAS认证

合作客户
长安大学
中科院
北京航空航天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合作客户
联系我们
联系中析研究所
  • 服务热线:400-635-0567
  • 投诉电话:010-82491398
  •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5067471号-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