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PVC)和聚烯烃(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是全球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它们广泛应用于建筑(管材、型材)、包装(薄膜、容器)、电线电缆、日用品、医疗器械等众多领域。准确测定材料中PVC和聚烯烃的含量,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原材料验收、配方优化、回收利用以及满足环保法规要求(如限制特定添加剂的使用)至关重要。精确的含量分析有助于保障材料性能(如力学强度、耐候性、阻燃性)、加工稳定性及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针对聚氯乙烯和聚烯烃材料及制品,核心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
1. 基体树脂定性定量分析: 明确样品中是否含有PVC或特定类型的聚烯烃(如PE, PP),并精确测定其含量百分比。这对于共混物、复合材料或回收料的鉴别和分析尤其重要。
2. 单体残留量检测: 检测PVC中残留的氯乙烯单体(VCM)含量。VCM是公认的致癌物,其残留量严格受到国内外法规(如GB 480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的限制。
3. 添加剂含量分析: 测定PVC中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类)、稳定剂(如铅盐、钙锌、有机锡)、润滑剂、填充剂等的含量;聚烯烃中抗氧剂、光稳定剂、爽滑剂、开口剂等的含量。这直接影响材料性能和使用安全。
4. 特征参数测定: 包括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力学性能)、结晶度(影响硬度、耐热性)、氯含量(PVC重要标识)等。
根据检测目标的不同,采用多种现代分析技术:
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这是最常用的快速定性方法。通过比对样品光谱与标准PVC、PE、PP光谱的特征吸收峰(如PVC的C-Cl键伸缩振动峰~700 cm⁻¹,PE的-CH₂-摇摆振动峰~720 cm⁻¹,PP的-CH₃特征峰~1375, 1450 cm⁻¹),可以初步判断主要成分。结合ATR附件可方便检测固体样品。对于定量,可采用特征峰比例法或建立标准曲线。
2. 热分析法: * 热重分析法(TGA): 通过程序升温,测量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PVC在200-350°C区间(脱HCl阶段)和450-550°C区间(裂解碳化阶段)有特征失重;聚烯烃则在更高的温度(如PE约400-500°C,PP约350-450°C)发生主链裂解失重。通过失重台阶可以定量各组分的含量。TGA在分析填料、灰分含量方面也非常有效。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主要用于测定聚烯烃的熔点、结晶度,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研究共混物的相容性。
3.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 将高分子样品在惰性气氛中瞬间高温裂解成小分子碎片,通过GC分离、MS鉴定。PVC裂解主要产生苯、甲苯等芳香烃及HCl;PE裂解产生系列烯烃(如1-烯烃);PP裂解产生丙烯、2,4-二甲基-1-庚烯等特征产物。根据特征裂解产物的峰面积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特别适用于复杂共混物或微量成分分析。
4. 元素分析法: *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微库仑法: 准确测定PVC中的总氯含量,是鉴定PVC存在和定量其含量的经典可靠方法。 *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快速无损测定样品中的氯(Cl)元素含量,用于PVC的快速筛查和半定量。也可用于分析稳定剂中的金属元素(如Pb, Cd, Sn, Zn)。
5. 溶剂萃取/溶解沉淀法: 利用PVC和聚烯烃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进行分离。例如,PVC可溶于四氢呋喃(THF)或环己酮,而PE、PP常温下不溶;聚烯烃可溶于沸腾的二甲苯或十氢化萘,冷却后析出。分离后干燥称重,进行定量。此法操作相对繁琐,但设备要求低。
国内外针对聚氯乙烯和聚烯烃的含量及相关性能的检测制定了多项标准:
聚氯乙烯(PVC)相关标准: * GB/T 2917.1-2002: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物为主的共混物中聚氯乙烯含量的测定(基于氯含量的测定)。 * GB/T 9348-2008: 聚氯乙烯树脂 杂质与外来粒子数的测定。 * GB/T 4615-2013: 聚氯乙烯 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GB 480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对VCM残留等有限量要求)。 * ISO 1158:1998: Plastics - Vinyl chloride 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 Determination of chlorine content. * ISO 6401:2022: Plastics - Vinyl chloride 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vinyl chloride monomer - Gas-chromatographic method.
聚烯烃(PE, PP)及相关标准: * GB/T 3682-2018: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 (常用方法)。 * GB/T 19466.3-2004: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 * GB/T 9345.1-2008: 塑料 灰分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 * ISO 11357-3:2018: Plastics -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of melting and crystallization. * ASTM D1238-20: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lt Flow Rates of Thermoplastics by Extrusion Plastometer (熔体流动速率标准)。
通用高分子材料分析方法标准: * GB/T 6040-2019: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 GB/T 19466.6-2009: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评估聚烯烃热氧化稳定性)。 * ASTM E1131-20: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ompositional Analysis by Thermogravimetry.
在进行聚氯乙烯或聚烯烃含量检测时,应根据样品特性、具体的检测目标(是定性、定量总含量、测氯含量、测单体残留还是测添加剂)以及相关的法规或合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专业的检测机构通常会依据客户需求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